今年的10.3万亿转移支付分配方案已出,四川再次“拔得头筹”,获得了其中的5983亿元。第二多的是河南,5272亿元;湖南、河南、河北均在4000亿元至5000亿元之间。 另一方面,几个经济大省的转移支付较少,广东是1985亿元、江苏是1825亿元、北京为1282亿元、浙江和上海分别是1171亿元和797亿元。 转移支付实际上就是经济发达省份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补贴,这笔钱主要用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民生支出上。 每次说到转移支付,四川“霸榜”都是离不开的话题,简单说三点。 第一,四川的转移支付总额虽然是最高的,但人均转移支付不算高。 四川的常住人口超过8300万,5983亿元的2025年转移支付预算分摊到每个人头上是7153元。这个数字虽不能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提并论,但在全国31个省中排名中游,甚至比辽宁、海南都低。 第二,四川承担了“西电东输”、“西气东送”的任务。 我们经常说中国是一盘棋,每个地区有自己的使命,四川的任务之一是为东部和西部地区提供能源,主要是电和气体。我还记得前几年夏天四川宁愿自己拉闸限电也要支持上海用电,这些“损失”需要通过转移支付弥补。 第三,转移支付更多是用于购买“人力”。 很多人将转移支付当成是经济发达地区获得便宜资源的补偿,这种观点是前面的。电和气不是白给的,是使用方花钱购买的,而且从全球采购的角度来看,哪怕算上运输成本,国外的能源真不一定国内贵。 转移支付最大的作用是对人力资源的补偿。四川也好、河南也罢,每年输出大量劳动力至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小时候在老家生活,用的是老家财政提供的教育、医疗、治安等各类公共基础服务,成年后离开家乡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为工作地创造财富、GDP和税收。 换言之,花的钱是老家出的,创造的财富在广东、在江苏、在上海、在北京,你说劳动力净流入地区是不是应该补偿净流出地区? 因此,转移支付资金的流向是与劳动力流向相反的,而且对外提供劳动力越多获得的转移支付,或者叫“人力资源补偿”就越多。 总之,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调节手段,其背后蕴含的是对人力资源价值的尊重和补偿。通过合理的转移支付机制,可以实现地区间的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今年的10.3万亿转移支付分配方案已出,四川再次“拔得头筹”,获得了其中的598
王五说说看吧
2025-04-01 22:41:05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