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一位衣着单薄的少年,一动不动地趴在一道山梁上,透过瞄准器,死死盯

平原隐者吖 2025-04-02 10:17:36

1938年1月,一位衣着单薄的少年,一动不动地趴在一道山梁上,透过瞄准器,死死盯住逼近的日本运输队。 少年名叫张中如。 他出生在山西原平县的一个贫苦农家。17岁这年参军入伍。没多久,因果敢机智,他就担任山西游击第3支队中队长。 当上中队长他打得第一仗就取得了胜利,日本运输队进入了他们的伏击圈,最终被打得落荒而逃!让张中如想不到的是,天刚麻麻亮,支队却被不断围上来的日军死死包围! 支队长刘森堂带领战士们突围时不幸中弹,倒在冰凉的山坡上,殷红的鲜血淌了一地。亲眼目睹刘队长牺牲,张中如怒火中烧,像是一颗愤怒的子弹冲向鬼子!那一战,激烈而残酷!大家最终打败日寇,成功突围! 之后,敌人进一步加紧了封锁,导致支队物资极度匮乏。张中如与战友们几乎顿顿吃扁豆,能吃顿小米、土豆就是改善生活了。 因营养极度不良,很多战士得了“夜盲眼”症,这在战场上可是要命的!听老乡说田鼠肝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张中如开始带领战士们抓田鼠吃。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战士们依然积极乐观。渐渐的,战士们变得“耳聪目明”,还打了一次漂亮的“夜袭”,顺便解决了衣物短缺的问题。 这天深夜,张中如带领两个支队分头行动,封锁了祁县的4个城门。随着张中如一声令下,顿时间枪声大作,火光四起。被突袭的日本兵摸不清我军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全部龟缩在城墙上不敢轻兴妄动。 张中如则带领战士们犹如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入城内,一鼓作气冲进祁县纱厂,全歼了守厂的敌寇,缴获了1500多匹布、400多床毯子、几十大包脱脂棉。 之后,八路军用缴获来的物资,制作了一大批的军衣、挎包、子弹袋和绑带。张中如笑称:这真是“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战争毕竟是残酷的,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战友倒在血泊中!一年时间内,张中如的3位领导刘森堂、谭公强、周平相继战死沙场。 文水县马城战斗中,张中如又亲眼看着7连排长刘兴国接连刺倒了几个鬼子、负伤20余处后,脖颈和胳膊被鬼子的指挥刀砍中,倒在了血泊中。 看着身边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张中如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他说:"在抗日杀敌的战场上,脑袋其实是别在裤腰带上的。” 1943年3月,张中如在沟口山上伏击日军时,不增被子弹击中左胸。他的全身顿时被鲜血染红,瞬间陷入深度昏迷。 当时,德国医生米勒前往八路军太行山总部,碰巧经过八分区。他给发着高烧的张中如实施了紧急手术。 由于缺乏医药,米勒医生就着4支手电筒和几根蜡烛的微光,进行简易消毒,在没有全身麻醉情况下,给张中如实施了一个多小时的手术,才从张中如的伤口里挖出一捧腐肉和碎骨! 钻心的疼痛,让张中如的冷汗浸透了全身!他始终咬牙坚忍。 术后,米勒医生叮嘱张中如找球胆吹气,加快排脓。恢复期间,张中如强忍着撕心裂肺的疼痛,坚持吹球胆。他每用力吹一下,脓液就会从伤口挤出来一点。 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他快要康复时,张中如又突然高烧不退、重度昏迷,脓液卡在伤口恶臭难闻。5月,他被紧急转送到后方医院手术。 在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经历了7次没有全身麻醉的开胸手术,切掉左胸3根肋骨,排脓管越换越粗、越插越深,创面越来越大。 第二年的一天,张中如的左胸突然整体塌下去,胸椎骨偏移侧弯,不得已他又被转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去医院20多天的路途中,奇迹发生了:张中如在晃晃悠悠的担架上竟然苏醒过来,之后竟然退烧了、伤口也慢慢愈合了!到达和平医院后的一个多月,张中如竟然痊愈了!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仅靠右侧肺叶呼吸。 即便如此,新中国成立后,在他的带领下创立了中央军委外国语文学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2019年9月,这位在晋绥抗日战场上,与日本侵略者大小交战百余次,左胸被子弹贯穿,先后8次手术,屡闯鬼门关的开国少将,在京逝世,享年100岁。 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以生命换来的!愿健在的开国将军健康依旧,愿逝去的开国功臣一路走好!  

0 阅读:1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