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朱棣继位。大喜之时决定赏赐多名美女,万两黄金给一个和尚。没想到,和尚

底层史观吖 2025-04-02 10:50:40

1402年,朱棣继位。大喜之时决定赏赐多名美女,万两黄金给一个和尚。没想到,和尚直接原样退回,朱棣无奈:“金钱美女你不要,那要什么?”和尚说:“我只想要一个人。” 和尚本名姚广孝,出生在苏州一个医学世家,只是他对医学一点也没有兴趣,对佛学却情有独钟。 14岁那年,他便剃度出家,法号道衍。当了和尚之后,姚广孝也没有安定下来,他学习各种知识,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学成之后,他也没有像其他和尚一样只知道在寺庙里抄经念佛,而是云游四海,结交各路人士。 朱元璋的夫人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要挑选全国名僧为马皇后诵经超度。姚广孝被幸运选中,和其他藩王一起进入宫中吊唁。 在宫中,他认识了燕王朱棣。朱棣原本并不看好姚广孝,认为姚广孝长得太丑,一双三角眼,外形似病虎。 姚广孝却对朱棣说:“贫僧虽然长得丑了些,但人不可貌相,燕王您如果答应带贫僧去北平,必能带给您一定白帽子。” 朱棣是明白人,“王”戴一个“白”帽子不正是“皇”吗? 朱棣带姚广孝去了北平,安排姚广孝任庆寿寺的主持。姚广孝名义上是主持,但更多的时候是被朱棣召入燕王府议事,至于谈论何事,没人知道。 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即位。朱允炆的亲信黄子澄极力主张朱允炆削藩,以巩固朝政。 朱棣作为北方最大的藩王,是朱允炆重点攻击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姚广孝极力支持朱棣起兵,出兵控制北平政权。 北平政权被控制之后,朱棣带领部队南下。姚广孝没有随朱棣一同出征,而是坚守北平,写信给朱棣出谋划策。朱棣对姚广孝的建议言听计从,进攻、撤退、转移都由姚广孝把控,足见朱棣对姚广孝的依赖。 朱棣攻入济南时,守城主将铁铉通过诈降,使用千斤闸,摆朱元璋画像等方式使得朱棣无法攻下济南城。 姚广孝给朱棣发来密信:回师北平。朱棣看到密信之后没有半点犹豫,立刻起兵回北平。 回到北平后,姚广孝建议朱棣直取南京,先称帝。 朱棣率大军进攻南京,放火烧了皇宫,建文帝在混乱中不知所踪。 朱棣在南京称帝之后,各地纷纷归顺到朱棣部下。此时,他开始赏赐有功之臣,姚广孝排在第一位,封他为荣国公。赐府邸一座,黄金万两,家仆美女若干。 面对这些赏赐,姚广孝都拒绝了。因为辅佐朱棣上位,让天下人饱受了三年的战乱,被很多人认为视为纂逆,犯了大逆不道之罪,朱棣上位之后斩杀了不少朱允炆之前的手下,违背了民心。 姚广孝良心过意不去,自然不想接受这些赏赐。他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穿上朝服,退朝时换回僧衣,一心向佛。 到了晚年,姚广孝更是不问政治,但朱棣还是安排他负责编撰《永乐大典》,辅佐太子朱高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 姚广孝临终之际,朱棣前去探望,问他有什么需求。 姚广孝说:“僧人溥洽被关在牢里很久了,希望能赦免他。” 溥洽与姚广孝早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后来政见立场不同,溥洽投奔了建文帝朱允炆,姚广孝投奔了燕王朱棣。 朱棣进入南京时,朱允炆下落不知所踪,有人说建文帝装成僧人逃走了,溥洽是知道的,有人说溥洽把建文帝藏在了家里。 溥洽对此一直保持沉默,朱棣便以此事为由禁锢溥洽十余年,姚广孝此前一直想搭救溥洽,但担心因此惹上事,一直没开口说,直到弥留之际才向朱棣说起这件事。 朱棣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放了溥洽。溥洽获释时,他拜于姚广孝床下,说:“吾余生,师所赐也。”来表达对姚广孝的感激之情。 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逝,终年84岁。姚广孝作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负责编撰《永乐大典》这样的巨著,让人为之赞叹。他不图功名利禄,也不要女色钱财,跟着朱棣,只为不负平生才学,一展胸中抱负。  

0 阅读:98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