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向美国投降代价最小!”7年前,专家马臣公开宣称中美贸易战中国应向美国投降,此时最体面,代价也最小,否则将来就要跪着投降,挨打更惨。这样的卖国言论,令不少人愤怒!
2018年春天,中美贸易战的硝烟刚刚升起。北京某科技公司经理马臣突然在社交媒体上抛出一枚"重磅炸弹":"现在向美国投降是代价最小的时候,再晚就得跪着投降!"
这话像一颗惊雷,炸得全网沸腾。
当时中美关系剑拔弩张,这位自称"生命财富安保专家"的学者,竟公开叫卖"投降论",甚至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说成是"美国施舍的小钱"。
马臣的言论充满荒诞:"中美战机同时上天,我军导弹按钮还没按就被击落,这就是芯片业的残酷性。"
他甚至威胁说,如果不投降,微软、苹果会关闭系统,中国将退回到算盘时代。这种危言耸听的论调,让不少人怀疑他是不是活在20世纪。
更可笑的是,他一边喊着"反美",一边把美国描绘成不可战胜的神话,活脱脱一副精神分裂的模样。
当时网友们的愤怒可想而知。有人翻出他公司的资料,发现这家科技企业居然承接过国家项目;有人扒出他频繁参加国际会议的记录,怀疑他是不是拿了外国的好处。
司马南等学者直接斥其为"当代汉奸",指出他连基本常识都搞错,要知道,当时中国的互联网体系早已独立运行,军用芯片更是不受美国制约。
最讽刺的是,马臣声称"美国能轻易消灭中国",但现实是美国自己都承认无法承受与中国全面对抗的代价。
七年过去,马臣的预言被现实碾得粉碎。当他说"芯片领域永无翻身之日"时,华为悄悄突破5G芯片技术;当他断言"中国离不开美国操作系统"时,鸿蒙系统已经装机量破3亿;当他诅咒"中国大飞机必死"时,C919早已翱翔蓝天。
更打脸的是,美国不仅没消灭中国,反而在贸易战中损失惨重,不得不寻求对话。
马臣这类人的悲剧,在于他们始终戴着"崇洋媚外"的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看不到中国航天人把空间站送上太空,看不到中国量子通信领先全球,更看不到14亿人团结一心的力量。
历史早已证明,任何外来压力都压不垮中国,只会让我们越挫越勇。那些试图用"投降论"动摇国本的人,最终都成了时代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