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苏联解体后,北约东扩五次,但在2008年之前,为何俄罗斯不发飙?实际上很多人习惯用感情去理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这是很幼稚的。国与国相处只有战略手段,甚至没有对错之说。无论是使用霸权干涉、武力征服亦或是经济援助等等,本质上都是左右别国,影响别国,使其行为对本国有利的手段。 1999年末,普京接手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俄罗斯。 面对国内经济低迷、国际地位下降的困境,这名新任总统选择了一条亲美的道路,他深知,要重振俄罗斯,必须与西方展开合作。 在他执政初期,俄罗斯不仅积极寻求与欧美的经贸往来,还三次申请加入北约。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普京当头一棒。 北约不断吸纳新成员,从1999年的第一次东扩开始,捷克、匈牙利、波兰相继加入。 2004年,又有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七个国家成为北约成员。 面对北约的扩张,当时的普京保持了相对克制的态度,一方面是俄罗斯当时确实需要西方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也是普京还抱有与西方和解的期待。 911事件后的短暂蜜月期给了普京希望。 当时的他主动向美国示好,承诺无条件支持美国打击塔利班,但这种和解终究是昙花一现,美国始终无法接纳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俄罗斯加入北约。 原因也很简单,一是美国需要用"俄罗斯威胁论"来维持对欧洲的控制;二是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美国从不允许任何国家在军事领域对其构成挑战。 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格鲁吉亚表露出加入北约的意图,并对南奥塞梯采取军事行动,普京终于放弃了忍让,对格鲁吉亚发动军事行动,标志着普京对西方政策的彻底转变。 今天的俄罗斯之所以与中国走近,也不是出于什么特殊的情感,而是基于现实的战略考量,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美国能熬死苏联,同样就能熬死中国?李显龙的一番话说到点上了,他认为如果美国想用同
【8评论】【34点赞】
中国必胜
自然界的丛林法则: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国家之间的争斗结果:恃强凌弱。国际合作与争斗的规律,有两套逻辑,一套是道义逻辑,一套是利益实力逻辑。道义逻辑是用来打嘴炮的,因为道义没有统一的标准,且每个国家的理解又不一样;利益实力逻辑犹如火车运行的铁轨,火车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铁轨上跑。
二八大杠 回复 04-02 18:41
兄弟,你是否知道,你在跟一群狗讲道理,他们不知道美国是时间发动战争最多的国家,分裂它国最多的国家,政变它国最多的国家,杀害它国总统最多的国家,但是你想让一条自带干粮的狗意识到它的主人有错,你不是开玩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