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狂飙40年,抱怨声为何不断?一张2002年的报纸,标题为2050年中国经济有望世界第二, 也就是当时的中国预期能在48年后实现这一愿望。但就在这篇报道,8年之后后,也就是2010年,我们的GDP就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等于提前40年就达成了目标。这大概就是中国速度的典型写照。但国家发展太快,绝大多数人的思维却跟不上。他们从不回头对比过去。就好像一生下来就过上了今天的生活,但是没有对比,怎么知道这个国家是变好还是变坏了呢? 2002年,城市里的出租车刚从黄色面包车换成桑塔纳,国企工人月薪800到1200元,公务员700元左右,深圳流水线600元包吃住算可以了。 北京三环房价3800元一平,石家庄900元,买辆桑塔纳18万,普通人得攒15年工资。 麦当劳巨无霸套餐19元,吃一顿得掂量半天,手机刚起步,2亿用户,摩托罗拉、诺基亚。 价格上千元,农村还靠天线看电视,这生活跟现在比,天壤之别。 到了2025年,北京三环房价涨到12.8万一平,涨幅33倍,可网约车司机两年收入就能买特斯拉,流水线工人工资涨到6800元,翻了17倍。 电商让货72小时送到全国,5G覆盖山村,孩子能上网课,可房价高了有人骂吃人,网约车多了有人说抢饭碗。 手机普及了又嫌孩子玩游戏,发展快了,肉吃上了,总有人惦记海鲜,却不记得当年连肉都难得。 国家也没忘了山里人,2002年,大山深处没电没水,孩子没学上,连方便面都没见过。 为了改变这些,政府修路拉电接水,到2020年底,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脱贫,832个贫困县摘帽。 这不是喊口号,是真干出来的,可即便这样,抱怨还是没停,电商、网约车、手机,啥都能被挑刺。 发展不只是数字变化,2002年,大学学费凑不齐的家庭不少,现在助学贷款和网课让穷学生也有机会。 网约车养活2100万人,电商带动3200万就业,物流、充电桩这些新行当也起来了。 国家搭了个大渔场,路修好了,网通了,可有人钓不到鱼就怪鱼少。 2002年买房攒30年,现在还是30年,比例没变,可生活早就翻了天。 这40年,中国跑得太快,快到很多人跟不上,拿到手的当理所当然,没拿到的就开骂。 抱怨不会停,但发展的脚步也没停,从天线电视到5G基站,从福利分房到智能物流,这片土地变了样。 可有人只盯着自己那点肉,忘了抬头看看渔场有多大,国家给的是网,不是鱼,织得好不好,还得看自己。你觉得这网怎么样?留言聊聊吧。
中国发展狂飙40年,抱怨声为何不断?一张2002年的报纸,标题为2050年中国经
瑶露润荷香
2025-04-02 15:00: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