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晨宇方拒绝版权擦边,看音乐行业版权之殇 事件源于歌手黄霄云翻唱华晨宇的《

米如冬说娱乐 2025-04-02 15:02:06

从华晨宇方拒绝版权擦边,看音乐行业版权之殇 事件源于歌手黄霄云翻唱华晨宇的《烟火里的尘埃》,看似寻常的翻唱行为,却因一段吟唱片段掀起轩然大波。 黄霄云方声明已获《烟火里的尘埃》词曲著作权授权,看似合规。然而,华晨宇工作室指出,其翻唱版本中使用的《孩子》live版吟唱片段未获授权。这一吟唱片段是华晨宇在2018年《歌手》节目中为《孩子》改编创作的原创和声,且在多场演唱会中与《烟火里的尘埃》融合演出,已成为具有独创性的音乐成果。在双方的争议中,黄霄云方强调合法授权,华晨宇方则坚称对方侵犯了其改编作品的著作权,拒绝这种模糊“借鉴”的版权擦边行为。 这一事件绝非个例,而是音乐行业版权乱象的冰山一角。在短视频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音乐传播渠道日益多元,“片段式翻唱”“魔改神曲”层出不穷。许多原创音乐人辛苦创作的成果,被随意挪用、改编,却因维权成本高、侵权界定难等问题,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比如一些小众原创歌手的作品,在短视频平台被大量使用,却未获任何授权与报酬,原创者往往只能无奈叹息。 从法律角度而言,音乐版权的界定与保护存在诸多模糊地带。虽然《著作权法》规定了作者对作品享有的各项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即兴表演片段、短旋律等的独创性认定缺乏明确标准。就像此次事件中的吟唱片段,其是否构成独立作品、受法律保护,目前并无定论,这也导致版权纠纷解决起来困难重重。 音乐行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版权保护。一方面,创作者应增强版权意识,及时进行作品版权登记,在作品被使用时,明确授权范围与使用方式,从源头上避免纠纷。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需完善版权法律法规,细化侵权认定标准,降低维权门槛,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平台也应承担起审核与监管责任,对上传的音乐内容进行严格审查,防止侵权作品传播。 这场版权争议不仅是两位歌手之间的矛盾,更是整个音乐行业必须正视的问题。只有尊重原创、保护版权,才能激发音乐人的创作热情,让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诞生,为听众带来丰富的听觉盛宴。期待未来音乐行业能在版权保护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让每一份音乐创作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报 。

0 阅读:0
米如冬说娱乐

米如冬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