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金高达800万!中国科学家刘永坦,辛苦研究三十年,终于发现了藏在雷达“盲区”的美国航母,为中国万里海疆装上“火眼金睛”! 1936年,刘永坦出生于南京,尽管他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可面对惨绝人寰的战争,他也只能跟着父母不断逃亡。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永坦逐渐开始懂事,也明白了“家国”的意义。 眼看中国已经千疮百孔,刘永坦便立志将来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1953年,刘永坦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哈工大,经过3年的学习,他又被送到了清华大学进修无线电技术。 等1958年刘永坦再次回到哈工大,便成为了一名青年教师,如果不出意外,他这一辈子可能都将站在讲台上授课。 直到1978年,刘永坦被派到英国学习,在这里他才看到了中国雷达技术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 在刘永坦看来,中国必须掌握核心的技术,但这种技术别的国家肯定不会拱手相让,想保护好国家的安全,只能通过自己的智慧去争取。 1981年,刘永坦带着满腔热血回到祖国,立志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自主研发出一款新型雷达,为中国海防事业装上“千里眼”。 对于中国人研制雷达,外界并不看好,但刘永坦却对此深信不疑,他认为只要外国人能造出来,中国人也一定可以。 从1983年至1990年,刘永坦团队从零开始,经过上千次的实验和修改,终于研制出了新体制雷达。 当他们从屏幕中清晰看到海面上的目标,所有人喜极而泣,这是他们花费8年时间换来的成果。 凭借新体制雷达技术,刘永坦一战成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外界看来,刘永坦已然功成名就,完全可以退休享受生活,但他却始终坚持科研永无止境,国防更没有上限。 为了把“千里眼”捶打成“火眼金睛”,刘永坦再次带领团队展开了一段艰辛的探索之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永坦带领团队住到了试验场,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更是不惧艰难,几乎把所有时间奉献给了国防事业。 有比较年轻的科研成员,进入试验场时女儿才刚出生,等项目完成的差不多后,回家女儿已经三四个月大。 多年来,刘永坦带领的团队中,没有一个人中途放弃,更没有人感觉辛苦,只有一颗为祖国国防事业奉献自身的决心。 2011年,新体制雷达彻底改头换貌,具备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探测能力。 此前我国海域可控预警范围仅有20%,但新体制雷达的出现直接实现了全覆盖,让我国的万里海疆没有一个盲区,让我国海域上的外部航母无处遁形。 考虑到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刘永坦拿到了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更是高达800万元。 刘永坦父亲曾说过,不能为了发表而写论文,更不能为了评职称汲汲努力。 刘永坦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里,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中国的繁荣强盛。 所以他就将所有奖金捐给了哈工大,并设立了永瑞基金,立志为母校培养出更多国防电子工程领域的人才,打造更多国之重器,保护国家权益不受侵犯。 刘永坦说:“我们那代知识分子都是这样,只想为国家做点事,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个人的追求。” 年轻时,刘永坦用科学拯救国家,现如今,他将全部精力放在培养人才上,把希望寄托到年轻人身上。 这一辈子,刘永坦只做了一件事——为中国崛起而奋斗!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澎湃新闻2024年07月24日关于《科技人物|一片丹心,一生赤诚——刘永坦》的报道
奖金高达800万!中国科学家刘永坦,辛苦研究三十年,终于发现了藏在雷达“盲区”的
一叶知大事
2025-04-02 15:12: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