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新疆兵团十二师222团 那时,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有幸两次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北亭镇调研。 这座距离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区约40公里的城镇,规模宏大、人口密集,街道宽阔整洁。现代化楼宇,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不仅是兵团城镇化发展的典范,更承载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与新时代的产业活力。 从“镇”到“市”,北亭的崛起与蓝图 北亭镇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第一次到访时,当地干部便向我透露,这里正以“北亭镇”为基础,筹建“新疆兵团北亭市”。镇内工业园区已吸引多家企业入驻,商贸物流中心辐射到周边县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站在城镇广场上远眺,附近的建筑工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这种气势和场景,印证着这片土地正在向更高层级的城市形态迈进。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绿洲奇迹 北亭镇的农业,早已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在万亩农田中,无人机喷洒农药、智能滴灌系统精准调控水肥,这种场景随处可见。这里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覆盖率达94.8%。高标准农田,占比超过80%。棉花、小麦等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管理率接近100%。 更令人称道的是特色种植产业。我曾参观过一座智能温室大棚,采用立体栽培技术种植草莓和番茄。土地利用率提升至普通模式的6倍,该农业企业年产值突破百万元。北亭镇这种“农业工厂化”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吸引了地方周边农民参与就业。这种兵团和地区的双向合作,带动了兵团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地区农民增收。 转型发展,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 北亭的工业布局紧扣兵团“新型工业化”战略。工业园区内,新能源与新材料企业占据重要地位。例如:某光伏基地的蓝色光伏板绵延数公里,年发电量可满足数十万家庭需求。另一家电子材料企业,则填补了新疆电容器生产的空白,产品远销中亚地区。 北亭市的服务业同样蓬勃发展。依托毗邻乌鲁木齐的区位优势,物流仓储、冰雪旅游、特色餐饮等产业迅速崛起。在冬季,北亭的滑雪场吸引大量游客。而夏季的采摘园和农家乐,则成为乌鲁木齐市民近郊游的热门选择。 屯垦戍边,融入血脉的职责使命 北亭镇始终铭记着新疆兵团“安边固疆”的核心职责。第二次调研时,我们走访了北亭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还未进门,就见到广场上一队身穿迷彩服的民兵,他们正在雪地中操练,步伐铿锵、口号嘹亮。 中心负责人介绍,这里整合了综治、司法、信访、调解等多部门资源。通过“一体化受理、一站式化解”机制,年均处理矛盾纠纷超千件,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阀”。这种高效的社会治理模式,正是新疆兵团“三位一体”(土地、职工、民兵)管理机制的生动体现。 更令我动容的,是我与一位老民兵的交谈。他的父辈是首批屯垦戍边的“沙海老兵”,如今他接过接力棒,既参与值勤巡逻,又带头推广农业技术。“发展经济是手段,守护边疆才是根。”这句话道出了北亭人,乃至全体新疆兵团人的精神内核——在现代化浪潮中,他们始终以“兵”的担当,筑起一道无形的长城。 祝福北亭,绿洲之上的未来之城 离开北亭时,夕阳为城镇镀上一层金辉。这座正在崛起的城市,既有着现代农业的科技脉搏、工业集群的创新活力,也延续着兵团人“热爱祖国、艰苦创业”的精神血脉。老一辈兵团人人,把戈壁荒漠变成了绿洲。新时代的兵团人,正把屯垦戍边转型为造城兴疆的生动实践。 真心祝福北亭镇能不断地长大,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直辖县级市,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十三个直管军垦城。北亭,不仅是新疆兵团城镇化与产业升级的缩影,更预示着新时代屯垦戍边的无限可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北亭市”的名字,将镌刻在天山北麓,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李鹏宇已任沈阳市委副书记。
【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