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我国一架轰5轰炸机在训练中意外飞入韩国领空,并紧急迫降,不幸的是,它直接砸中并导致一名正在田间劳作的韩国农民死亡。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捧沉甸甸的骨灰是刘书义从韩国带回祖国的全部行囊,里面装着他牺牲的战友——领航员孙武春。 这趟跨国之旅本不该发生,却因他们曾经的副大队长萧天润的一个决定,永远改变了数人的命运。 那是1985年8月25日。山东胶县机场,一架轰-5型轰炸机准时升空,执行黄海上的打靶训练任务。 操控飞机的是时任海军航空兵某师副大队长的萧天润。和他同在机上的,还有前舱的领航员孙武春,以及后舱的无线电通讯员刘书义。 对孙、刘二人来说这只是一次常规训练,但对萧天润而言却是他秘密策划许久的叛逃计划的开端。 那时,海峡对岸的广播宣传攻势正盛,用高官厚禄和黄金财富作为诱饵,吸引大陆飞行员驾机前往。萧天润动了心。 由于他的驻地距离台湾太远,他选择了一条迂回路线:先飞往韩国,再谋求转去台湾。 轰-5前舱的串列式座舱设计,给了萧天润可乘之机。他和孙武春之间有隔板,后舱的刘书义更是鞭长莫及。 就在完成打靶、本该掉头返航的瞬间,萧天润猛地改变航向,加足马力朝韩国飞去。 孙武春是第一个发觉不对劲的人。他在内部通讯中急切呼喊,试图阻止萧天润,但对方毫无反应。 后舱的刘书义也很快意识到飞机偏离了航线,立刻通过无线电向地面基地报告了异常情况。然而一切发生得太快,等到地面做出反应时,轰-5早已飞出了有效拦截范围。 这架不请自来的中国军机闯入了韩国领空。由于事先没有任何沟通,萧天润对韩国地形也不熟悉,只能在益山市上空焦急地盘旋,寻找迫降地点。 眼看燃油即将耗尽,他冒险选择了一片看起来相对平坦开阔的稻田进行紧急迫降。 灾难在飞机触地的一刻发生了。失控的轰炸机撞上了一位正在田里劳作的韩国农民,导致其当场殒命。 机舱内,前舱的领航员孙武春身受重伤,虽经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挽回生命。后舱的刘书义受了轻伤。而策划并实施了这一切的萧天润,虽然也受了伤,却活了下来。 事件惊动了韩国方面。调查期间,萧天润明确表达了想去台湾的意愿。经过复杂的外交斡旋,立场坚定的刘书义最终获准返回中国大陆,他带回的是战友孙武春冰冷的骨灰。 抵达台湾的萧天润,起初确实风光了一阵,得到了三千两黄金的奖赏,还被安排了一段婚姻。 但新鲜感过后,他的利用价值迅速褪色,所谓的优待也渐渐成了空头支票。据说就连那位妻子,也可能是负有监视任务。 步入晚年的萧天润,生活并不顺遂,看着海峡对岸日新月异的发展,他时常流露出悔恨之意。然而,一个错误的选择带来代价是沉重的,他自己的人生早已无法回头。 来源: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1985年8月,我国一架轰5轰炸机在训练中意外飞入韩国领空,并紧急迫降,不幸的是
唐人街卡通人
2025-04-02 20:37:17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