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与美国好的国家地区都富了,好像真的有某种规律性。但这个“规律”如今戛然而止,以后跟美国跑的国家,大概要纷纷变穷了。 跟着美国混就能发财的时代,确实已经结束了。这不是简单的风水轮流转,而是全球经济底层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格局中,美国需要打造对抗苏联的经济样板。日本、韩国被选中成为橱窗工程:美国不仅提供军事保护伞,更直接开放国内市场、转移技术、注入资本。 韩国能承接日本淘汰的纺织业本质上都是美国地缘战略的产物。这种模式在20世纪奏效的关键,在于美国拥有绝对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和消费市场。 但今天的美国早已不是当年的世界工厂,而是蜕变为金融资本主导的经济体。特朗普政府时期发起的贸易战,拜登政府推动的友岸外包,本质上都是在重构产业链以遏制中国。这 种战略转向直接导致两个后果一是美国市场不再无条件开放,盟友必须配合美国的技术封锁;二是新兴经济体崛起打破了美国中心的产业链格局,越南、墨西哥等国正在取代传统亚洲盟友的地位。 但如今美国的盟友们正在陷入“安全-经济”的两难困境,韩国三星为响应美国芯片联盟,被迫在得州投资170亿美元建厂,却面临高昂的运营成本。台积电赴美设厂后,不仅要分享技术数据,还遭遇工会纠纷。这些案例揭示了残酷的现实:当美国将地缘安全置于经济利益之上时,盟友的产业竞争力正在被系统性削弱。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中,美国强迫欧洲盟友牺牲经济利益配合制裁,最终导致欧美裂痕加深。 今天的芯片联盟、供应链重组,本质上是同样的剧本在更高维度的重演。 那些曾靠美国扶持崛起的经济体,若不能在中美博弈中找到第三条道路,等待他们的可能不是变穷这么简单——毕竟西贡和喀布尔的教训,已经写进了历史教科书。
过去与美国好的国家地区都富了,好像真的有某种规律性。但这个“规律”如今戛然而止,
浮梦若影随形
2025-04-02 22:09:04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