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6月的一天晚上,毛主席突然叫来李银桥,神秘的对他说道:咐:“你赶紧上街,买两只鸡!”
1918年,毛主席还只是个孩子时,搬到了杨昌济的家里,久而久之,他对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产生了好感,杨昌济虽然对毛主席很是欣赏,但他对女婿的选择,却是极为慎重。
有一天,章士钊登门拜访,得知杨昌济的担忧之后,章士钊就想去见一见毛主席,一个月后,他在讲堂上遇到了毛主席,他觉得毛主席人品很好,就说服杨昌济,让自己的女儿和毛主席谈恋爱。
1920年,杨昌济重病在身,自知命不久矣,就写信向好朋友章士钊举荐毛主席,所以毛主席在身处困境时才会第一时间想起章士钊。
杨昌济死后,毛主席还在为湖南学生赴法留学的资金问题而苦恼,那时候的学生普遍贫困,每个人需要五六百块钱,但如果能筹到足够的资金,马上可以去国外读书。
毛主席那时还没有什么名声,他只好租一间简陋的小屋,靠打零工筹钱,后来又记起老师临终前的嘱咐,觉得可以请章士钊帮忙,初次登门就去借钱,实在不妥,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毛主席去章士钊家里做客的时候,听章士钊说起过他是自己的媒人,心中不禁生出一种亲切感。
当他鼓起勇气说出资金短缺的时候,章士钊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用在了这件事上,甚至还发动了社会上的知名人士,一共凑齐了2万元,然后交给了毛主席,这也是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原因。
章士钊虽未加入国民党和共产党,但他为共产党做出了不少贡献,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心怀不轨的蒋介石一连拍了三份电报,要求毛主席到重庆开会。
章士钊怕蒋介石借着和谈之名,对毛主席不利,所以在见到毛主席之后,不但在他的手中画下了个“走”字,而且还让毛主席赶紧离开重庆,幸亏毛主席听从了他的劝告,这才让他逃过了一劫。
毛主席也记得章士钊对他的帮助,甚至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毛主席都没有忘记,将身在香港的章士钊请到了天安门城楼,一起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毛主席就一直忙于工作,所以他的办公桌上有很多亲朋好友写给他的信件,但是毛主席没有回复任何人,只给一个人回信,就是章士钊。
1955年,章士钊照例给毛主席送去了一封学术交流会的信,却没想到来了一位客人,他带来了一份“礼物”,此人正是毛主席的贴身侍卫李银桥。
毛主席看了章士钊的信之后,忽然把李银桥叫了过来,神神秘秘地交代了一句:“你赶紧上街,买两只鸡,给章士钊送去。”
李银桥一脸茫然,不明白主席怎么忽然要买一只鸡,还说这是一种大用途的鸡,但既然主席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连忙跑到外边去买。
那时候鸡还挺抢手的,而且天色也暗了下来,等李银桥走出去的时候,街道上已经空无一人,所有的店铺都关了门,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只鸡,后来侍卫们分散开来,总算在一家杂货铺里寻到了一只鸡,于是准备把它送到章士钊家里。
李银桥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说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笑了笑,没有说话,毛主席跟章士钊好像很有默契一样,两个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有李银桥一脸懵逼。
李银桥对此很感兴趣,便向田家英询问,为什么要送给他鸡,他也不知道,多年后,康生才解开了这个谜题。
《三国志》中,曹操二十多岁的时候,一直都是个无名小卒,人人瞧不起,只有乔玄对他青睐有加,称其为“命世之才”,曹操与乔玄成为了好朋友。
乔玄临终前,恳求曹操好好照顾他的家眷,让他在经过他的村子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一只鸡,不然的话,“车过三步”就会拉肚子,曹操事业有成后,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同样的道理,毛主席送给章士钊的那只鸡,也是对章士钊当年对他和对我们党的巨大贡献的一种感激,虽然这份恩情还不完,但章士钊的所作所为,毛主席却深深的记在心里。
毛主席七十岁寿辰时,他曾请章士钊去参加宴会,章士钊也带了他的义女章含之,因为章含之是外文系的英语老师,所以毛主席便把章含之请了过来,想让她给他上课。
大家都觉得毛主席是在说笑,谁知道章含之每个星期天都会来中南海,亲自教导毛主席,毛主席和章士钊之间的友谊,真是让人羡慕。
也多亏了章士钊的慷慨解囊,毛主席才恢复了对革命的信心,毛主席为中国所做的一切,都会被后世传颂,毛主席,也会被我们所有人铭记在心!
一骑红尘
[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