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牍和龙山里耶秦简牍中,可以了解到秦朝酒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安抚民生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002年,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的古井中,发掘出20多万字的秦代简牍,其纪年从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22—公元前208年)。这些简牍内容广泛,涵盖社会、政治、法律、民族、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是继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被誉为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史上“最伟大发现之一”,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这一时期,嬴政重用李斯为“用事大臣”,由其总揽国政。李斯落实嬴政五年刷新秦国、东出天下的为政方略,制定了十大方面一百六十三项具体措施,其中就包括利用酒来鼓励农业发展。 朝廷以酒作为奖品,对各级官吏和有功之人进行赏赐,以激励经济发展和农业增产的相关内容,记载于睡虎地墓竹简,即云梦竹简之中。简牍内文为墨书秦篆,书写于战国末期至秦王嬴政时期,当时李斯任职廷尉、左丞相。其内容涉及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占卜记录,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中《厩苑律》记载:“以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肤田牛。卒岁,以正月大课之、最、赐田啬夫壶酉(酒)朿脯、为早(皂)者除一更,赐牛长日三旬,殿者,谇田啬夫罚冗皂者二月。……”意思是,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对耕牛进行评比,年终在正月进行全面考核。成绩优秀的,赏赐田啬夫一壶酒、十条干肉,免除饲牛者一次更役,赏赐牛长三十天的劳绩。若成绩不佳,要斥责田啬夫,罚饲养牛者两个月劳绩。如果用牛耕地时,牛的腰围瘦了,每瘦一寸,笞打主事者十下。在乡里的考核中,成绩优秀的赏赐里典十天劳绩,成绩差的则笞打三十下。 里耶秦简中,还记载了小吏恬因在嘉平未得到官府奖励的酒,而上诉的文书。由此可见,政府常以酒作为奖品赏赐各级官吏。里耶秦简的另一记载,则表明当时政府的用酒量巨大。 当时,官府还会为传舍往来的官吏备酒。 秦朝不仅对农业生产实施奖励,对军士的奖励制度也十分明确。 秦军在秦国统一前后,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铁军,以彪悍勇猛著称,被称作虎狼之师。他们横扫六国,北击匈奴,南攻蛮族,为中国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正如李白诗中所描绘:“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古往今来,英雄豪杰无不渴望手持三尺长剑,立下不朽功勋。而在他们逐梦的征程中,酒,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挚友。古代如此,秦王政麾下的霸业征途,亦是这般。 据史料记载,秦王政每次派遣军队出征,都会带领李斯及文武百官,齐聚灞桥之前。他高举金樽,向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士们敬酒壮行,此举瞬间让军威大振。众将士伏地高呼:“吾王何忧!吾等率领虎狼之师,定擒六国之君,使其匍匐阶下,听候吾王发落。”秦王政听后,鼓掌称“善”。众人饮酒完毕,激昂的《赳赳老秦》之歌在校场奏响:“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在歌声中,一队队雄赳赳气昂昂的将士,满怀豪情地迈向消灭六国的战场,场面豪迈壮阔。 秦王政不仅在将士出征时以酒激励士气,当部队凯旋,取得胜仗后,除了赏赐爵位、田地,还会大摆庆功宴,让官兵们开怀畅饮。在电视剧《大秦赋》中,王翦奉命攻打楚国,秦王政亲自为其送行,还赠送六车美酒,并嘱咐他每灭一国,就饮一车酒。王翦屯兵楚国边境一年,大战将临之际,也用酒犒劳将士:“投掷能达50步者,赏酒一斛;投至80步者,可与老夫同案而食。”蒙恬也接着宣布:“最先登顶者,赏酒一斛。”在酒的鼓舞下,将士们勇往直前,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丝毫不顾个人安危。比起激烈的战场厮杀,有时看似平静的宴席酒场,同样演绎着群雄逐鹿的惊心动魄。
从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牍和龙山里耶秦简牍中,可以了解到秦朝酒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
文新聊情
2025-04-03 17:15: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