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3岁的邹家华与亲邹韬奋、母亲沈粹缜在重庆衡舍。邹韬奋注重培养子女的

世界通 2025-04-03 21:26:44

1939年,13岁的邹家华与亲邹韬奋、母亲沈粹缜在重庆衡舍。邹韬奋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邹韬奋常带儿子观察上海弄堂里的人力车夫、报童的生活,教导他“书本外的社会也是老师”。 邹韬奋创办《生活》周刊期间,邹家华偶尔帮忙整理读者来信(尽管年龄尚小),父亲以此让他感受“文字背后的民生疾苦”。邹韬奋流亡期间坚持写日记,记录时局思考。他曾对邹家华说:“这些文字将来或许能告诉你,我们为何而战。” 邹韬奋虽为文化界名人,但要求子女朴素生活。邹家华回忆,父亲从不允许他们以“名人之后”自居,甚至要求“乘电车上学,与普通学生一样”。 1944年,44岁的邹韬奋英年早逝,邹家华当时仅18岁,许多家庭教育细节由母亲沈粹缜延续。沈粹缜常以丈夫的爱国精神鼓励孩子们:“你们父亲的路,是光明之路。”

0 阅读:2
世界通

世界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