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小米官方为什么第一时间给出SU7车祸行驶数据吗?我看了一下数据,有一个最后撞击时速97公里。大家记住这个数据很重要,即使小米没说这个数据是什么意思。按照97公里的时速撞上东西,司机就算系着安全带,生还的可能性也很低。要知道,这个速度撞上驾驶员生还几率只有5%。 去年某车企被曝刹车失灵,公关团队拖了三个月才公布数据,结果被网友扒出关键数据漏了。这次小米 SU7 事故,官方在 48 小时内就公开了完整的行驶数据链,连方向盘转角 22.0625 度这种细节都没藏着掖着。这就像被怀疑作弊的学生,直接把草稿纸贴在了公告栏上。更牛的是,小米同步把行车数据交给了警方,这操作比某些车企数据门后连夜删代码干净多了。 这个数字有多吓人?相当于车子从十层楼高掉下去,所有能量在0.2秒内就释放完了。中科院材料研究所的数据说,当碰撞速度到97km/h时,电池热失控触发时间只要8-12秒,火焰温度一下子就能突破800℃,而人从清醒到跑出去的平均时间要56秒这意味着车里的人几乎不可能在爆炸前逃出来。更致命的是,SU7标准版没配备电芯倒置技术,碰撞导致电解液直接喷到车厢里,有毒烟雾每秒扩散1.2立方米,相当于每分钟就能填满半个标准泳池。 小米为什么这么着急公布数据?它的核心逻辑就是构建人驾接管的时间线:系统在22:44:24检测到障碍物并自动减速,驾驶员在22:44:25接管,2秒后以97km/h撞上水泥桩。这些数据看起来是在证明系统有给出预警,但实际上暴露了三个致命问题: 1. SU7标准版依赖纯视觉方案,在夜间工地环境下对静止障碍物的识别距离不到100米,留给司机的反应时间只有3秒; 2. 刹车踏板从31%增到38%的操作,相当于只踩下刹车的三分之一,根本没达到紧急制动的标准; 3. 撞击后车门因为前舱蓄电池损坏导致电子解锁失效,而机械拉手被变形的储物格卡住,这种设计缺陷直接封死了逃生路。 3月31日晚提交给警方后,小米选择4月1日愚人节发布声明,特意淡化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NOA状态的事实。对比MAX版配备的激光雷达和双Orin芯片,标准版单颗英伟达Orin芯片在夜间复杂环境下的感知能力差得远。这种丐版智驾在高速场景下的安全冗余,就像用自行车刹车系统应对F1赛道,最后导致系统减速不够、人工操作不及的双重失误。 当车企把脱手预警等同于安全保障,当用户误以为NOA就是自动驾驶,97km/h的碰撞数据就成了最残酷的判决书。与其纠结于2秒反应是否现实,不如反思智能汽车时代的安全底线在技术还没有突破人类生理极限时,任何辅助都不应该成为免责的挡箭牌。
我在2012年底晚上开车80码速度睡着撞上假山,翻车着火打不开车门最后被及时赶到的119官兵们救出才活着,伤势是4根肋骨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这起97码速度我想是没人会创造奇迹的
愿代她伤
网络黑社会水军节奏带的挺好,A柱都没变形如果不起火她大概率不会死,更别说后排人员了,还有就是36分提醒手握方向盘,难道一直到出事她都没有手握方向盘?反正就是甩锅,人死了是人作死,人没死是车好,车坏了是服务好,low米反正没问题,丧事喜办,独此一家,不服水军淹死你
传言 回复 04-06 00:38
别扯什么A柱B柱地!让车子自己跑就已经是违章驾驶了,你还有理?谁给你根据车子的极限性能跑了?它也能跑到200公里的时速,你怎么不跑?带点脑子好不好。
传言 回复 04-06 00:41
法盲先普法吧
鸿蒙NEXT尝鲜用户
某粗粮公司,生产电动汽车,2024年销售13万台,2024年全年叫拖车1000多次,折算下来,每65辆汽车1年会发生1次重大事故!原因我分析过了,不靠谱的公司,生产了不靠谱的汽车,卖给了不靠谱的司机,发生了很多不靠谱的事故!什么人最爱粗粮公司汽车?我分析了主要有5类人:杀马特,黄毛,屌丝,衔溜子,网红!有这样的不靠谱用户,不靠谱的粗粮汽车,上路发生任何问题都不奇怪!珍爱生命远离粗粮汽车!
遥望远方
问界给出后台数据时,一帮子人说要隐私保护,小米给数据不见那群人出来说了?
2-20个字符支持中英文数字
大概意思是:这种撞击,就算成不了火猴,也能丄西天取经。避重就轻,为什么会爆燃,为什么车门打不开,为什么那么快把人碳化?
用户73xxx93
友商们,自媒体们,泼天的富贵来啦,赶紧开车同路段测试,证明自己比小米强多了,上次小米断轴,第一个去的阿维塔呢?
行者
司机的姿势不适合刹车踩到底?
园园
小编,如果不爆燃,3人都存活的摡率至少80%,至少有人活着的概率为100%。
用户99xxx19
出了事故怪施工,怪驾驶员,怪电池,怪智驾?唯独不怀疑粗粮品质,这是好事吗?被惯坏了难免会不断演绎悲情
社恐大叔
马楼仔,努力洗白,光靠这几个吗喽还不行啊,猴崽们你得叫四川手机群发短信才行
bbkingbb
明白了,这就是告诉所有人:电车是很危险的东西
浩气千里
这下真成米粉了,成粉粉的了。雷军有没有来一句,哈喽,啊呦欧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