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高速爆燃事件,把雷军之前所有努力的结果打得粉碎。 一夕之间,小米集团市值缩水了1200港元,可谓从神坛跌入了谷底。 为什么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会被发酵得如此严重? 惊觉一件细思恐极的事!将雷军这位商业巨头推至危机边缘的,不是SU7频发的事故,而是年轻人对他毫无保留的追捧! 从两会现场到武汉的拍摄活动,雷军所到之处皆被万千米粉簇拥追捧,众星捧月般的待遇,这段时间以来,雷军的身影无时无刻出现在人们的视线。 小米SU7事故曝光后,小米集团更是瞬间被网络毫无保留地推上了舆论焦点的位置,雷军顺理成章成了风口浪尖的对象,质疑声让评论区彻底沦陷了…… 其实,这场风波深层次反映的是人们对智能汽车的美好憧憬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雷军的营销手段堪称一绝,在小米SU7的推广中,智能驾驶功能被他描绘得近乎完美,安全性能更是被反复强调。 可事故发生后,残酷的现实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无论宣传如何天花乱坠,技术是否成熟、安全能否保障才是核心。 此次涉事车型采用的是较低配的智驾方案,然而在宣传里,展示的却大多是高配方案,这种信息的不对等极易误导消费者,更令年轻人过度相信科技、依赖科技。 尽管他在自己平台宣传时也多次强调智能驾驶只是辅助驾驶。 相信雷军本人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深夜发长文道歉,表示非常痛心疾首。 不过,把事故责任全部归咎于雷军也有失偏颇。驾驶者罗某过度依赖智能驾驶,对母亲的提醒置若罔闻,最终导致悲剧发生。这也暴露出一个普遍现象: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理解存在误区,而车企宣传时,又常常没有充分告知潜在风险。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络过度地吹嘘小米品牌和雷军的个人外形和人格魅力,令消费者对网络信息真假难分,过度信任。 令雷军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网红企业家,号召力非凡。 但这份影响力有利也有弊。他的粉丝数量庞大,部分粉丝却过度沉迷于他的个人光环,完全忽视了产品使用说明以及风险提示。 如今,这场事故或许会严重削弱雷军在大众心中的完美形象,但同时也给所有企业和消费者提了个醒:即便技术再前沿,安全与理性永远是重中之重。 这起事件过后,雷军和小米还能重新站起来吗?
一场高速爆燃事件,把雷军之前所有努力的结果打得粉碎。 一夕之间,小米集团市值缩
琉璃体育
2025-04-04 09:16: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