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吴荣森,已经引起了特务的注意,他察觉到危险,正准备撤离,却突然收到一份十万火急的情报!
青岛,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重镇,因为它靠近海港,再加上它的发展迅速,可谓是战略要地。
而且,火拼并不是唯一的战斗方式,隐藏在暗处的人所遭遇的危险并不比在战场上的人少,1943年11月,吴荣森参加革命,1945年顺利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他曾任中共青岛工委、八路军胶东军区政治部的战士和城工部的工人,青岛县委青年团的一个特别小组的团长,市委社工委的工作人员。
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参与过抗战,也曾在国民党统治区做过许多政治宣传工作,1948年,吴荣森奉命到青岛成立秘密组织,深入敌后,进行秘密工作。
吴荣森到了青岛后,才明白这里的危险,但即使龙潭虎穴,共产党员也绝不会认输,他要和这些国民党好好打一场,他面临的第一件麻烦事就是没有电台。
那时,国民党当局为了追捕地下势力,在各大电器商店里都设了暗哨,只要一有可疑人员,立即逮捕。
一部电报,相当于秘密部队的枪支,没有了电报,秘密部队就不能正常工作了,吴荣森很着急,因为他知道,每多耽搁一秒钟,就会有更多的人死去,他此时正在和自己的战友们商量着对策。
窗外传来的喧闹声,让他精神一振,心想是不是可以向那些商人购买一些材料,然后自己组装起来,为此,他还专门研究了一年的收音机。
没过多久,吴荣森就从一个商人那里弄来了马达和原材料,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利地闯过了这一关,但是,在地下工作,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国民党为了更快的找到共产党的人,他们使用了一辆无线电探测仪车,在街道上不停地来回搜寻着共产党的踪迹。
这意味着,吴荣森很有可能会被人发现,所以吴荣森打算对症下药,在仔细考虑之后,他挑选了一处人多,并且都是三教九流混杂的地方。
如此一来,就算有什么动静,也有足够的时间来转移,这一天,吴荣森照例要将自己搜集到的消息传给组织。
他忽然接到一个紧急消息,说蒋介石要在十二艘战舰到达之后,才从青岛撤离。
这个消息一定要传得很快,但外面的人都在用无线电探测汽车,这个时候传出去,肯定会被人发现。
在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掌握更多的情报,就意味着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国家的利益比起来,自己的性命又算得了什么,吴荣森选择了铤而走险。
因为对方的巡逻车仍在继续发射着干扰仪,吴荣森能做的,就是集中精神,聚精会神地听着总机里的每一个信息。
原本三五分钟就能发出去的消息,因为对方的干扰,足足花了二十多分钟还没有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越来越大,吴荣森还是沉得住气,耐着性子和总机核对电文的内容。
这时,车的声音由远及近,甚至在庭院中还能看到一些身影,手电光不停地往吴荣森所在的窗口打去。
吴荣森毫不犹豫地关掉了电台,烧掉了所有的文件,然后抱着手雷,守在门口,只要敌人一靠近,他就会拉响铁环,将他们一起炸死。
幸运的是,吴荣森的房间并没有被敲门,这里人口密度很大,而且电台也失去了信号,搜查队犹豫了一下,决定撤退,这才让吴荣森得以逃脱。
黄振远把电台迁往城阳路,恰在当天,青岛提出要火柴厂腾出一栋房屋,特务们展开对地下广播的调查。
而电台也被调走了,人民解放军部队也获得了重大情报,对解放青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周后,1949年6月2日,青岛顺利解放,吴荣森接到了总台的最后一通电话:你台顺利完成任务,请关机,市内再见。吴荣森从此结束了地下工作的道路,踏上了迈向新中国的征程。
新中国建立之后,这位在青岛解放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也在不同的领域大放异彩,解放之后,吴荣森历任青岛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青岛市委组织部科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为人民服务。
和平来之不易,完全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