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美国钳制,德国为啥不反抗?说穿了就是不敢反。2023年德国《军事主权评估报告》承认:德军作战体系83%的关键节点受制于美国。这种控制既非传统殖民,也非平等同盟,而是基于数字时代“军事-工业-信息”复合体的新型支配形态。 目前,美国在德国保有119个美军基地,覆盖德国多个关键州,驻德美军人数约3.4万人,高峰期驻军一度达到7.3万人。 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驻军1.6万人,控制着美军全球80%的无人机打击数据中继传输。2023年处理攻击指令达12.7万条,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架无人机起降。 斯图加特陆军基地是美军欧洲司令部、欧洲特战司令部驻地,承担北约在欧洲的军事指挥与情报中枢职能,直接参与对俄乌冲突等区域安全事务的决策。格拉芬沃尔训练区占地230平方公里,2022-2023年为乌军轮训2.4万人。 武器装备方面,主要是对德国进行技术捆绑,强制德国军费57%用于采购美制装备。用F-35采购计划迫使德国放弃与法国、西班牙联合研发的六代机FCAS项目。 雷神公司垄断了德国“天盾”反导系统雷达单元供应,其加密算法禁止德方接触源代码,这就意味着德国天空对美国是不设防的。美方以数据安全为由,强制德军装备安装监控芯片,这就意味着美国可以监视和掌控德军一举一动。 指挥权方面,德国被迫还将43个作战单位指挥权移交给北约,美军可通过“联盟地面监视系统”实时掌控其动态。比如2023年北约军演中,德军部队的GPS导航系统就被美方强行切换为“战斗模式”,失去自主能力。 其实,美国对德国的枪炮征服与改造,只是“果”而已,真正致命的是文化教育改造,把莱茵河畔的哲人血脉逐渐稀释为可口可乐糖浆。正如海涅所预言的那样:“当德国人忘记思考时,他们将变成世界技工。” 1945年,当苏军攻进柏林,把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时;当希特勒与其情妇爱娃·布劳恩,在地下掩体自杀时,德国已是满目疮痍,90%以上的城市建筑、工业设施和交通网络被摧毁,整个德国就像一座正在燃烧的火葬场。 日耳曼人深陷集体创伤与道德困境,既有求生本能驱动的麻木与逃避,也有身份认同断裂后的迷茫与极端。大量民众选择自杀,服毒、上吊、天台飞人……仅柏林就有数千人自杀。 曾经引以为傲的普鲁士精神与民族自豪感,早已被盟军坦克碾压得稀碎一地,德国人对历史与未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此刻,日耳曼人急需一场深刻的灵魂救赎。 然后,美国人就带着工具箱来了。但他们没打算修补日耳曼机器,而是打算重造,给它重新装上机芯、电池和轴承等。表面看是“去纳粹化”,实际是给德国人重装操作系统。 首先是对德国教育系统进行大清洗,换教材、换内容、换老师……能换尽换。在法兰克福,48%的教师被解雇,大约32万人,相当于把讲台上的“黑格尔”“康德”和“尼采”全部换掉。 强制使用美式新教材,其中,78%的政治学课程使用美国教材,康德课程缩减72%,代之以杜威实用主义。康德的“绝对命令”被简化成了“民主守则”;歌德的诗篇让位于《独立宣言》;尼采成了“反传统”“反道德”的精神病…… 这根本就不是教育改造,而是文明换血。好莱坞成了德国新教堂,当玛丽莲·梦露在银幕上飞起裙摆时,德国人关于战争、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全部被配上了爵士乐背景。等到1960年,83%的西德影院在放美国片。 美国新闻署在德国设立了89个“美国之家”,累计举办120万场反共讲座;马歇尔计划文化基金资助艺术家创作反极权作品,德国导演不得不放弃“战争创伤”主题,转向抽象表现主义。 1983年民意调查显示,西德青年对“美式民主”认同度已高达67%,而对本土哲学家康德、尼采和雅斯贝尔斯的了解率仅为9%。最为讽刺的是,德国人通过美国漫画和好莱坞电影认知二战,以为解放集中营的是美国队长。 更恶毒的是语言殖民,强行在德语中融入大量英语,将德语变成英语外挂。最新调查显示,德语日常词汇中,英语外来词汇已高达近20%。 其实,这已不是简单的语言入侵,而是思维方式转基因工程,在德国人的大脑皮层被植入美式思维芯片。针对德国青少年,社媒还用算法进行了定向引导,导致他们接收的都是经过硅谷编码的世界观。 现在,那个曾经诞生过《浮士德》的民族,最畅销的书籍是《如何在30天内财富自由》。那个曾经孕育过贝多芬、康德和马克思的文明母体,德国年轻人最喜欢的是麦当娜、斯威夫特和Lady Gaga等美国明星。 其实,当美国人用薯片代替黑面包,用算法取代辩证法,用即时满足消解德国人的深度思考时,德国已沦为文化代工厂。当美式娱乐的糖衣炮弹对柏林、慕尼黑和法兰克福狂轰滥炸时,那个曾经以思想为剑的民族早已折戟沉沙。 当德国青年在柏林墙遗址前狂跳牛仔舞,饶舌狂欢时,他们浑然不知脚下埋着两种文明的尸体——东德社会主义和西德莱茵资本主义。现在,这两种文明都成了元宇宙里的NPC,被世人鞭尸泄愤!
美国能熬死苏联,同样就能熬死中国?李显龙的一番话说到点上了,他认为如果美国想用同
【13评论】【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