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市明终于败光了自己多年攒下的两亿多,当初他一意孤行非要在寸土寸金的黄浦江开了1

史记新说吧 2025-04-05 19:49:07

邹市明终于败光了自己多年攒下的两亿多,当初他一意孤行非要在寸土寸金的黄浦江开了18000平邹市明体育文化健身中心,以为靠着自己“奥运冠军”的名气就会吸引很多人来,现实却啪啪打脸。   经商是运动员成功的唯一见证?   很多成绩斐然的运动员都喜欢经商,也不知是觉得跨界好玩还是经商更有成就感,但是,隔行如隔山,体坛优秀,不见得就能驰骋商界。   世界乒坛首位女子“大满贯”得主邓亚萍就有一段经商的黑历史,退役后,邓亚萍先是选择读书深造,顺利拿到英国剑桥大学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后,邓亚萍立马起身回国创业。   有体坛的成就,又是经济学博士,邓亚萍充满了经商的壮志雄心,第一步就负责运营国家项目“即刻搜索”,平台很高,起步很容易,项目还没开始,邓亚萍就募集了5亿的资金。   但是,在各位大佬投资人的加持下,邓亚萍依然没有熬出头,项目没运营多久,就偃旗息了鼓。   论经商理论知识,作为剑桥经济学的博士,邓亚萍不缺,论财富,邓亚萍也不缺,论项目实力,都是国家项目了,自然也不缺,但邓亚萍就是失败了!   拳击运动员邹市明的经商之路,也不太平,甚至充满了坎坷和波折。   2016年,邹市明投资了一家大型搏击健身中心,运动员到商人身份的转变,让邹市明一开始就无所适从。   出生在贵州省绥阳县,周围的环境还很落后,根本就没有经商氛围的熏陶,15岁开始上体校学习,这之后的生活也都交给了拳击比赛和训练。   如此一来,邹市明不管对文化知识,就连对社会环境的熟悉度都很薄弱,经商方面更没有机会接触,但他熟悉拳击,热爱拳击,便想开家搏击健身中心。   这家搏击健身中心是邹市明梦想的延续,也是邹市明想搏一搏其他前程的全新赛道,刚开始的每一步,邹市明都很懵,他根本不懂搏击健身中心的选址该如何选?也不懂装修的注意事项。   既然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邹市明只能重拾书本,学起了经营管理,有了第一家企业的运作经验,2017年,邹市明又大刀阔斧的在黄浦江边选址开了一家18000平方米的健身中心。   邹市明身为两届奥运会冠军、多届锦标赛冠军,身价自然不菲,又是WBO金腰带的获得者,商业价值早就超过了很多的拳击运动员,开这么大的新场馆,邹市明并不缺钱。   拳击运动员不仅参加各种比赛有高额奖金,参加职业赛的奖金更是高达百万,商业活动的出场费、代言费都是不菲的收入。   有钱有名,邹市明以为他的经商之路必定一帆风顺, 所以,投资的店是一家比一家大,体坛前辈李宁可是邹市明的精神榜样,李宁能做到的成功,邹市明相信他也能,更何况,他还有个北大高材生老婆。   夫妻联手,定能所向披靡!在妻子的建议下,邹市明在黄浦江边的健身中心设置了健身房、餐厅、SPA,地段更是选在上海年轻人聚集的繁华路段。   七分靠天意,三分靠打拼,邹市明的商业知识储备量撑不起18000平方米的生意,这两家健身中心过了新店的新鲜劲后,生意就持续惨淡。   邹市明以为大家会冲着他冠军的头衔都来消费,可谁料,市场对他的健身中心并不感冒,消费者太明白明星效应下的挂羊头卖狗肉!   这些年随着名气的暴涨,邹市明和妻子的处世也特别高调,为了脸面,投资了大店,生意惨淡后,又不好意思关店,加之三年疫情,生意更是艰难,丢不起人,邹市明的健身中心只能硬扛,   为了持续健身中心的生意,邹市明不得不变卖了北京、上海、贵州以及美国的房子,打拳攒下的亿元家业也败得精光,房子赔了进去,钱也赔了进去。   亏在健身中心上的钱,是邹市明一拳一拳拿命打出来的钱,每一块钱都沾了邹市明的汗水和鲜血,就这样轻轻松松败了出去,再不甘心,邹市明也无可奈何。   2022年,实在扛不下去,邹市明只好关掉了健身中心,再死要面子撑下去,怕是输的连稀饭钱都不剩。   风风火火的开店,最后狼狈收场,谈起这场创业,邹市明觉得给自己打3分都嫌多,术业有专攻,经历了这一次失败,邹市明就该断了经商的想法,专注做他的老本行!     主要信源:新浪财经——邹市明首谈创业经历,“给自己打3分都多”

0 阅读:0
史记新说吧

史记新说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