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孙传芳杀了奉军第二军长施丛滨,割下头颅后暴尸三天。10年后,他去听讲经时,脑袋后抵上一支枪口:还记得10年前你杀了我父亲吗? 施丛滨,1890年出生在山东烟台,家里不算富裕,小时候也没啥大志向,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胆子大,脑子活,年轻时投了军,慢慢混进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队伍。张作霖那时候在东北当老大,眼光放长远,想把势力伸到南方,施丛滨就成了他手下的一员猛将。靠着拼命和忠诚,施丛滨一步步爬到奉军第二军军长的位置,手底下管着不少人,连白俄雇佣兵都听他指挥。这家伙打仗不含糊,可惜运气不好,摊上了1925年的那场硬仗。 那年,张作霖派人南下抢地盘,打算接管南方几个省的都督位置。这事儿惹毛了东南五省的实际掌控者孙传芳。孙传芳是山东寿光人,1885年出生,比施丛滨大几岁,军阀圈里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他可不是那种坐着等人来抢的人,直接带兵迎战奉军。9月,双方在安徽干上了,施丛滨带着部队硬拼,结果没打过孙传芳的联军,被活捉了。孙传芳没半点犹豫,下令砍了施丛滨的头,挂在蚌埠车站示众,还让尸体在太阳底下晾了三天。这招够毒,既是杀鸡儆猴,也是给张作霖一个下马威。 施丛滨死得惨,家里人辗转托关系才把尸体弄回烟台埋了。他女儿施谷兰,当时才15岁,听说父亲的下场,眼泪没干过,心里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她发誓要报仇,哪怕等上十年,也得让孙传芳付出代价。 孙传芳这人,得说几句。他不是什么好鸟,但能力确实不差。早年他靠着北洋政府的背景,混成了东南五省的联军总司令,手握重兵,地盘横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那时候的军阀混战,谁拳头硬谁说话,他靠着打仗和搞政治平衡,把自己的势力撑得挺大。1925年收拾施丛滨,就是他巅峰时期的一场硬仗,打完之后,奉军短时间不敢再南下,他也算站稳了脚跟。 不过,军阀这行当,风光背后全是刀光剑影。到了1927年,北伐军起来了,孙传芳开始走下坡路。国民党部队一路北上,他的地盘被一点点蚕食,最后连老巢都保不住。1928年,他彻底失势,从大帅变成了丧家之犬,只能跑到天津租界里苟着。失了势的孙传芳,没了往日的嚣张,日子过得低调,甚至开始跑去教堂听讲经,可能是想给自己找点精神寄托。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过去的账还没算完,有人盯着他,等了整整十年。 1935年11月13日,天津法租界的一间教堂里,孙传芳照常去听讲经。那天,他穿着普通长袍,坐在人群里,没带多少随从,估计觉得自己早就退出江湖,没人会惦记。一个女人走了进来,化名叫“董慧”,穿灰袍子,戴着宽檐帽,手里提个小手袋。她挑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说是风凉,又挪到了孙传芳斜后方的座位。没人起疑,毕竟教堂里人来人往,谁会多想? 可就在那一刻,她从手袋里掏出一把手枪,直接顶上孙传芳的后脑勺。没等人反应过来,三声枪响,孙传芳脑浆迸裂,当场毙命。教堂里乱成一团,有人尖叫,有人跑,她却站着不动,高声喊道:“我是为父报仇,十年前他杀了施丛滨!”警察很快赶到,把她带走。她就是施谷兰,后来改名叫施剑翘,施丛滨的女儿。 施剑翘这十年是怎么过的?不是光坐着哭,而是真下了狠心。她15岁那年父亲被杀,家里乱成一团,母亲撑着把遗体弄回来,她却没心思过普通日子。家里人劝她放下,她不听,心里就一个念头:孙传芳得死。她没啥背景,也不是啥武林高手,就是个普通女孩子,但这股执念让她硬生生撑了下来。 这十年,她没闲着。先是改了名字,施谷兰变成了施剑翘,可能是想给自己一个新身份,也可能是怕被人盯上。她到处打听孙传芳的动向,攒钱买枪,还学了怎么开枪。有人说她找过地下组织帮忙,但没啥证据,估计多半是自己摸索。她知道孙传芳失势后躲在天津,就慢慢把目标锁定了那儿。等到了1935年,她听说孙传芳常去教堂听讲经,觉得机会来了。那天她化名混进去,手袋里藏枪,位置挑得也巧,算准了孙传芳不会带多少人。一切都按计划走,三枪下去,十年的账算清了。 施剑翘被抓后,审讯时没藏着掖着,把父亲被杀的经过和自己的筹划全说了。她不求活,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这仇她报得值。当时的社会乱归乱,但“孝道”这东西还挺深入人心,老百姓听了这故事,不少人觉得她是个烈女。报纸上也炒得热火朝天,有人骂她私自杀人,有人夸她有胆有义。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都是谁?
【1评论】【2点赞】
天乙斗
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