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土匪头子王鼎山派了两个女子,给浙东的新四军送了一封信,信上的内容令人大吃一惊:“向新四军借40万发子弹!” 1944年的浙东,抗日战争打得如火如荼,日军和国民党军队把地方武装逼得喘不过气。王鼎山这号人物就是在这样的乱世里冒出来的。他本来是个庄稼汉,日子过得苦巴巴,后来被地主欺压,又眼看着日寇烧杀抢掠,忍无可忍之下带人上了山,当起了土匪。别看他干的是打家劫舍的勾当,他有个原则:只抢富户,不欺穷人,还常拿抢来的粮食接济乡亲们,在当地老百姓眼里,他算得上是个有几分义气的土匪头子。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鼎山看清了形势,觉得再当土匪也没啥出路,干脆带着队伍干起了抗日的活儿。他们在浙东山区跟日军打游击,靠着地形熟、胆子大,多次偷袭日军的小股部队,炸过他们的补给线,弄得日军头疼不已。可打仗不是光靠胆子就行,时间一长,子弹越来越少,武器也坏了不少。到1944年,日军加大了清剿力度,国民党军队又趁机围堵,王鼎山的队伍被逼到了绝境,眼看着弟兄们一个个倒下,他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这时候,王鼎山想到了新四军。这支部队在浙东名声不小,打的是抗日旗号,还真心为老百姓着想。王鼎山跟新四军不是没打过交道,早些年有个叫陈山的新四军干部在他队伍里待过,两人聊得投机,关系处得不错。他琢磨着,新四军兴许能拉他一把。于是,他咬咬牙,写了一封信,提出要借40万发子弹。这数目听着就吓人,要知道新四军自己都缺枪少弹,可王鼎山实在没招了,只能硬着头皮试试。 送信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日军和国民党军队把路封得死死的,随便派个大老爷们儿出去,十有八九得被抓住。王鼎山挑了两个女子,阿兰和小翠,去干这活儿。她俩平时在队伍里干些杂活,可脑子活胆子大,关键时刻靠得住。她们装成普通农妇,把信藏得严严实实,一路躲着敌军,总算把信送到了新四军手里。 新四军收到信后,炸开了锅。40万发子弹?这不是开玩笑吗!他们自己都省着用,哪儿来的这么多弹药支援一个土匪?陈山知道王鼎山的难处,赶紧把情况报上去,可上级不放心,怕王鼎山只是想占便宜。正犹豫的时候,王鼎山又送来消息,说他准备带队伍突围,投奔新四军,只求派人接应一下。这下新四军看出他是真心实意,决定帮这个忙。 陈山带着一队人马连夜赶去接应。王鼎山的队伍拼了命往外冲,仗打得异常惨烈,伤亡不小,他自己也受了伤,可还是撑着带人杀了出来。新四军内外夹击,总算把他们救了出来。突围后,王鼎山的队伍并入了新四军,经过整顿,成了正规部队。他因为熟悉地形,又有点带兵的本事,被任命为游击纵队的头儿,继续跟日军干仗。 接下来的日子,王鼎山带着这支队伍在浙东打了不少硬仗,伏击日军、破坏他们的后勤,战绩挺亮眼。抗战胜利后,他没闲着,跟着新四军参与了剿匪和土改工作,算是彻底洗白了身份。晚年他回了老家,过上安稳日子,1980年因病去世,75岁。当地人提起他,总说他是个从土匪变英雄的传奇。
1944年,土匪头子王鼎山派了两个女子,给浙东的新四军送了一封信,信上的内容令人
混沌于浮云
2025-04-06 01:14:51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