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钱为什么不愿意消费?是由经济压力、收入预期、供给侧结构、社会心理和制度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压力 ● 居民杠杆率高:2023年居民部门杠杆率已达63%,主要集中于住房贷款(占比76%)。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家庭房贷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普遍超过50%,这对消费形成了明显的挤压。 ● 预防性储蓄:教育、医疗、养老等预防性储蓄持续增加。清华大学的研究表明,为应对重大疾病风险,普通家庭需预留40-60万元应急资金,这种“影子负债”直接抑制了消费动能。 收入预期与分配 ● 中等收入群体焦虑:35-45岁的主力消费群体面临子女教育、父母赡养、职业发展瓶颈等多重压力,导致消费降级。 ● 代际财富传导问题:90后、00后虽然有超前消费的特征,但其消费能力依赖于家庭支持,在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 ● 财富分配不均:中国的财富分配结构呈现“沙漏型”,前10%的家庭持有47.5%的资产,而后50%的家庭仅持有6.4%,这限制了大众的消费能力。 供给侧因素 ● 消费升级断层:制造业产能过剩与高品质供给不足并存,2023年跨境电商进口额逆势增长21%,反映出国内供给与消费升级需求的不匹配。 ● 服务消费限制: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存在准入限制,优质服务供给不足,导致服务消费占比低于发达国家。 社会心理因素 ● 风险厌恶:央行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连续8个季度超过50%,预防性储蓄动机从应对突发事件转向对抗长期不确定性。 ● 消费观念变化:年轻群体中出现“精致省”现象,他们愿意为兴趣消费花费,但对基础消费价格敏感。 制度环境影响 ● 社会保障不足: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重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养老金替代率也低于国际标准,这使得居民更倾向于储蓄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消费环境不完善:市场秩序和消费权益保护不足,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美国认为只要我不降息,中国就要爆雷了。中国觉得只要我忍一忍,美国就该降息了。那么
【6评论】【40点赞】
小圣
有钱人太少,穷人太多。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