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年过半百的神枪手被逮捕入狱,受尽拷打后大喊:“我从进来,就没想活着出去,要杀要砍你们就痛快点吧!”
裴天来出生于1890年,河北省滦南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从小,贫困的家庭环境并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热爱。
年轻的裴天来在父亲的指导下,日复一日地练习射击,寒来暑往,他的枪法逐渐精进,最终练就了一身出神入化的本领。
随着年龄的增长,裴天来的枪法声名远播,为了谋生,他来到邻村刘庄一位财主家中做护院。
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两件大事,其一是凭借高超的枪法吓退了一伙来敲诈的土匪,这一壮举让他的大名更加响亮。
其二是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刘守仁,两人意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
岁月流转,裴天来来到了乐亭城北井家坨的宋中斌家中继续做护院,宋中斌是一位开明士绅,暗中支持革命事业。
正是在这里,裴天来与革命的种子开始萌芽,此时的刘守仁已经加入了革命队伍,他经常来这一带活动,而裴天来和宋中斌总是给予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1943年春节前夕,刘守仁来到正在家中养病的裴天来家中,油灯下,两位结拜兄弟促膝长谈,诉说着各自的近况,就在这次谈话中,刘守仁动员裴天来参加革命,尽管已经53岁高龄,裴天来还是毅然决然地答应了。
就这样,1943年春天,路南一区队迎来了一位"特殊战士",考虑到裴天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部队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头毛驴,还安排了两名战士协助他。
从此,裴天来骑着毛驴,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开启了他传奇的革命生涯。
裴天来的加入给八路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他那精湛的枪法很快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裴天来不同于其他战士,他的任务是专门瞄准日军的指挥官、机枪手或者炮兵等重要目标。
每当这些对我军威胁较大的目标被干掉后,我军的攻势就会如虎添翼。
短短两年内,裴天来参加了40多次战斗,击毙的日伪军超过了200人,他那精准的枪法和老当益壮的战斗精神,不仅赢得了八路军同志们的敬佩,也让日军闻风丧胆。
然而,长期的军旅生活和频繁的战斗,让年过半百的裴天来身体不堪重负,1945年春,他在一次战斗中再次负伤,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部队决定安排他到乐亭县井家坨休养。
谁知道,这一休养竟成了裴天来生命中最后的战斗,就在他到达井家坨的第二天,乐亭等地的伪蒙古队200余人来到村子里清乡。
由于事发突然,裴天来来不及转移,更糟糕的是,村里出现了叛徒,将裴天来的行踪告诉了敌人。
敌人得知裴天来就在村里,立即采取了残酷的手段,他们把全村人赶到一个大院里,四周架起了机枪。
接着,他们开始拷打群众,追问裴天来的下落,眼看着几名群众被推进挖好的土坑中,敌人一边往坑里填土,一边威胁说不说就把他们活埋。
看到群众被土埋到齐腰深时昏倒在坑里的惨状,裴天来再也忍不住了,他毅然冲出人群,高喊道:"住手!我就是裴天来!"就这样,数百名群众得救了,而裴天来却被捕了。
在狱中,敌人对裴天来软硬兼施,企图从他口中套出部队的情报。
但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裴天来始终坚贞不屈,面对这位铁骨铮铮的老战士,敌人无计可施。
1945年5月中旬,在乐亭城西南的大桥下,敌人残忍地杀害了裴天来,这位英勇的老战士,就这样在55岁的年纪,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裴天来的牺牲,虽然令人痛心,但他的英雄事迹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当地群众自发为他立碑纪念,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意和怀念。
1986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裴天来的英雄事迹,滦南县人民政府在裴天来牺牲的地点为他修建了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不仅是对裴天来个人的褒奖,更是对那个战火纷飞年代里无数像裴天来一样的英雄们的集体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