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抗议浪潮折射特朗普政策的多重裂痕! 2025年4月5日,美国50个州爆发12

语兰谈趣 2025-04-06 10:46:46

全美抗议浪潮折射特朗普政策的多重裂痕! 2025年4月5日,美国50个州爆发1200余场示威活动,超50万民众以“住手!”(Hands Off!)为口号,抗议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社会福利削减、移民限制及与亿万富翁利益集团结盟等议题。 这场自特朗普年初上任以来最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既是民众对经济民生压力的集中宣泄,也暴露出美国社会在价值观与利益分配上的深层撕裂。 抗议的核心矛头指向特朗普激进的关税政策。 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导致美股暴跌,民众担忧物价全面上涨,从进口矿泉水到退休金账户(401k)均受冲击。 前共和党镇议员马修直言“关税扼杀就业”,而退休教师格温则因社保、医保削减忧心忡忡。 尽管白宫宣称政策“保护美国工业”,但经济学家警告,关税成本终将转嫁消费者,加剧通胀与不平等。 抗议者批评政府“撕裂民主”,包括打压移民权利、跨性别者权益倒退及司法干预。 例如,拉丁裔群体因恐惧驱逐令参与度下降,而威斯康星州选民抗议马斯克资金干预选举。 此外,特朗普与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部”大规模裁员(如国税局削减25%岗位),被指牺牲公共服务维系富豪利益,激化民众对“寡头统治”的不满。 民主党议员杰米·拉斯金等人在集会上抨击政策“违宪”,呼吁捍卫民主传统。然而,特朗普支持者认为其政策旨在打破“自由派低效”,恢复“传统价值观”。 这种对立凸显美国政治极化——一边是都会区多元群体要求包容性,另一边是保守派渴望“美国优先”的强权回归。 尽管活动总体和平,但民众的“囤货式抗议”(如提前抢购商品)暴露了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恐慌。 白宫强硬表态“政策不变”,加之特朗普计划继续高尔夫行程,预示对抗或将升级。若经济疲软与通胀持续,抗议浪潮可能从街头转向选票,成为2026年中期选举的关键变量。 这场全国性示威不仅是政策的“信任投票”,更揭示了全球化退潮与民粹治理下的美国困境:如何在“保护主义”与民生福祉间找到平衡,将决定其社会裂痕能否弥合。 对此,你说说:我们应该应该支持谁?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语兰谈趣

语兰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