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兴新片,真的不行?

作忠评影剧综 2025-04-06 15:10:14
《不说话的爱》这类表现残障人士的电影一般分为两类。 一是写实,突出他们的难,社会关爱的缺失,人情的淡漠,人性的偏见。 二是美好,不卖惨,不苦难,着重体现他们向上的一面,努力的活着,也可以过的开心幸福,《不说话的爱》属于后者。 当章若楠 的盛世美颜一出来便为该片定下了一个基调,传达美好。 随后镜头一转回到小时候,小木木与爸爸跟一群聋人住在一起,他们其乐融融,温馨非常。 如大家因打麻将出老千大打出手,张艺兴 劝说无果,小木木带着大家跳舞,矛盾瞬间解决。 为了衬托这种美好,影片前半段用的是暖色调,温暖、热烈、热情,还有一处可以佐证导演的用意是以美好为中心。 张艺兴饰演的聋人没有交流障碍,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总会有手语翻译在旁,倒是安排了一次误入洗澡女客人房间和送小木木去医院无法沟通的情节。 整体而言,几乎不存在跟听人的所谓交流困境,但众所周知,聋人与听人之间最大的难就是正常交流,所以不说话的爱 用理想化的方式来打造乌托邦式温情。 如果一直这样阳光灿烂下去,也能达到共情效果。 可到了后半段,色彩转为冷色调,风格偏向于写实,导演换了一种方式叙述。 他们用力改变生存困境来维持美好,其实也是在表现美好,只不过为了这种美好,他们要比常人付出百倍汗水。 如为给小木木一个稳定的未来撞车骗保,法庭上含冤认罪,小木木的哭戏很厉害,不少真实聋人的参演也锦上添花。 综上,该片有悲有喜,尽管有些逻辑问题,有些不那么如实的改编,但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至少在观影的当下确实打动我了。 只是本片在口碑上注定两极化。 一来是视角不够平视,这类片大都以真实为衡量标准,《不说话的爱》所构造的乌托邦会被认为是失真。 二来是部分片段确实过于设计,精算好了观众该在什么时候哭,当剧情发展到那里就会加大剂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煽情、功利、不克制。 但故事的呈现方式是多样化的,一部电影的好也许是一句台词,一个画面,一个角色,一段故事,一个镜头,于观众而言,只要在某一处有所共鸣,好的多少无所谓,在某个阶段,这就是一部好电影。 我不用我的理由强迫你说好,你也别拿你的说辞强行让我承认烂。 更别来一句“你收钱了”这种你掏不出证据,我没办法自证的谣言。 观影本就是私人行为,我可以喜欢,你也能不喜欢,互不打扰,求同存异。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