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12月8日,戚继光猝死于蓬莱家中。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曾任抗倭总兵官的他,死时竟然家徒四壁,妻儿老小也不在跟前……
戚继光的从军史,最早要追溯到1553年。当时,东南沿海倭患频发,26岁的戚继光升任署都指挥佥事后,整顿海防,整肃军纪,让倭寇无机可乘。在兵部侍郎胡宗宪的大力举荐下,戚继光调任浙江,升任参将。
嘉靖四十年,是戚继光大放异彩的一年。他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朝廷下令拔擢其为副总兵。
1567年,蒙古鞑靼部的俺答汗频繁犯边,明穆宗紧急调戚继光回京,任命其为神机营副将,操练兵马,戍守北边。也正是这一年,戚继光结识了张居正。
心怀天下的张居正,久闻戚继光大名,初次见面,二人在营帐相聊甚欢。此后,二人交往逐渐密切。
五年后,张居正荣升内阁首辅。他特意从浙江调来三千军兵,直接归戚继光管理。为了让戚继光大展拳脚,张居正委任他为蓟州总兵,将蓟州其他总兵调往外地,并从朝廷获得了“蓟州军务,三年不受言官弹劾”的特权。
1578年,张居正回江陵为父守孝,戚继光每遇疑难之事,总是令信使飞马直报江陵张居正府中。
张居正的鼎力支持,为戚继光建功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任蓟州总兵三年,蒙古俺答汗与大明握手言和,同时,边境互开榷场,贸易繁荣起来。
1582年,张居正去世,万历皇帝开始清算所谓的“张党”。吏科给事中张鼎思向皇帝进言,“戚继光擅长抗倭,却不擅拒虏!”万历下旨剥夺戚继光兵权,调离蓟州,来到广东担任总兵。
两年后,兵科给事中张希皋弹劾戚继光,“戚继光向张居正自称‘门下走狗‘!”万历盛怒,下令将戚继光贬为庶民,遣回原籍。
回到蓬莱的戚继光,生活立刻陷入了困顿。更糟糕的是,妻子王氏害怕受他牵连,变卖家产,远走他乡。
1587年,花甲之年的戚继光病逝于家中。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尸体已冰凉多日。乡亲故旧给他整理遗物时,发现并没有值钱的物件,只在草席下压着一张泛黄的麻纸:“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