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爆发全国抗议活动:超过50万人走上街头反对特朗普政府,这是特朗普上台后规模最

任峻评世界巨大的 2025-04-07 08:42:09

美国爆发全国抗议活动:超过50万人走上街头反对特朗普政府,这是特朗普上台后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抗议活动。   据路透社最新民调显示,在4月3日发动“关税大战”后,特朗普的支持率本周跌至43%,为上任后最低水平。实际上,特朗普上任前声称要削减政府开支2万亿,这个事情已经搞不下去了。马斯克要在5月份提出辞职了。 现在特朗普的眼里只有2个事情,第一是搞钱搞钱再搞钱,于是他对世界各国发起了关税大战。第二个事情,那就是美国再工业化。不过,这个事情也悬了。 当他4月2日签署对全球60多个经济体加征10%以上关税的行政令时,可能没想到这个"王炸"会引发美股单日蒸发5.9万亿美元,更没想到道指两天暴跌2231点会直接浇灭中产阶级最后的耐心。 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贸易战,让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多掏1700美元,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制造涨价30%,底特律汽车工人的年终奖缩水40%,这些切肤之痛远比关税带来的财政收入更真实。 特朗普引以为傲的"再工业化"计划,正被自己的关税政策反噬——台积电在美国追加的1000亿美元投资,需要从中国进口62%的半导体原材料,现在成本飙升让这些工厂还没投产就面临亏损。 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改革",本质上是用硅谷思维摧毁国家治理根基。当30万联邦雇员收到粉红色解聘通知书时,他们不仅是失业者,更是维系社会运转的齿轮——国税局裁员25%导致退税延迟,疾控中心专家流失让疫苗研发停滞,环保署缩编使污染监管形同虚设。 这种"用裁员证明效率"的荒诞逻辑,在波士顿街头化为"解雇马斯克,不是我们的医保!"的怒吼。更危险的是,特朗普试图用《叛乱法》镇压抗议的威胁,正在将政治分歧催化成宪政危机,华盛顿纪念碑前的防爆栅栏与海湖庄园外的豪车鸣笛,构成了美国社会撕裂的讽刺画面。 所谓"再工业化"的幻象,在现实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虽然特朗普吹嘘吸引外资1.4万亿美元,但仔细拆解这些投资就会发现:阿联酋的250亿美元能源投资实质是石油美元回流,微软的800亿美元数据中心需要中国稀土维持运转,现代汽车的钢铁厂每吨钢成本比韩国高出200美元。 依靠关税壁垒和财政补贴强撑的制造业,就像建在流沙上的摩天大楼——当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美国GDP增速将下降0.9个百分点时,这些漂亮的投资数字很快就会变成银行坏账。 更致命的是,AI和自动化正在吞噬"再工业化"创造的就业,特斯拉德州工厂的机器人不需要医保和养老金,这让特朗普"重振蓝领"的承诺沦为笑谈。 写到这里,笔者认为,当政治沦为富豪的游戏,政策变成资本的筹码,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就只能是个破碎的泡沫。洛杉矶街头亚裔移民举着的"停止驱逐"标语,与华尔街精英抛售的科技股,共同勾勒出这个超级大国的黄昏图景。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押韵——1930年胡佛总统用《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拖入大萧条,2025年的特朗普正在用升级版剧本重蹈覆辙。 当柏林、伦敦的声援示威与美国的抗议形成共振,这场风暴早已超越国界,成为全球秩序重构的催化剂。 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或许还能在高尔夫球场谈笑风生,但历史的天平,终将倾向那些能真正解决社会矛盾的发展模式。  

0 阅读:0
任峻评世界巨大的

任峻评世界巨大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