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己诏背后:高校考核机制该醒醒了! 媒体人周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高校 考核 “罪己诏”背后:高校考核机制该“醒醒”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力教授的一则“罪己诏”,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高校教育圈掀起惊涛骇浪。 一位堂堂教授,竟要以这般自嘲自贬的方式,宣泄对聘期考核的无奈,这难道不可笑又可悲吗? 高校本应是知识的象牙塔,学术研究的净土,可如今的考核机制,却更像一条抽在教师身上的皮鞭。 文章数量、课题经费,这些冰冷的数字,成了衡量教师价值的唯一标尺。 为了达标,教师们被迫放弃真正有价值的研究,一头扎进“论文工厂”,忙着炮制垃圾论文,拼凑课题经费。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消耗了教师们的精力,更扼杀了学术的创造力。 考核机制的“一刀切”,让许多专注教学、默默奉献的好老师陷入困境。 他们或许不擅长写论文,却能把晦涩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深受学生喜爱。 但在现行考核标准下,这些老师的努力被忽视,甚至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如此一来,谁还愿意安心教学? 更离谱的是,在这种高压考核下,学术造假、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 一些老师为了通过考核,不惜铤而走险,严重破坏了学术生态。 高校考核机制,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不能再让教授们为了迎合考核,上演“罪己”闹剧。 要尊重学术的多样性,重视教学的价值,给老师们松绑,让他们能在学术的天空自由翱翔。否则,高校将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沦为数字的奴隶!
罪己诏背后:高校考核机制该醒醒了! 媒体人周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校考核
文化你我她
2025-04-07 09:10:17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