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做学徒时,一天,师傅让他抓药,他看了药方之后,就开始抓药。师傅在一旁看着,发现他随手一抓,也不称,抓好直接包。师傅顿时火冒三丈,斥责道:“你这是拿人命开玩笑。” 华佗是古代有名的神医,人们喜欢用“华佗再世”来夸奖医术的高明。 华佗小时候家境十分贫寒,他出生于东汉末年,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母亲在家里织布,小时候华佗见证了东汉末年的乱世,知道统治者腐败不堪,也知道民间人们在疾病和瘟疫的影响下痛不欲生。 真正让他学医,是因为某一年父亲突然肚子疼,在那个年代,医术高明的人很少,就一个小小的肚子疼,如果治不好了,都有可能要人命,华佗的父亲就没有治好,最终去世了。 父亲的去世让华佗很受打击,他不敢相信这么敬爱的父亲,竟然死在了肚子疼上,亲人的去世让华佗意识到,医术高明者能够救人于病痛之中,能够挽救一个家庭。 由于母亲带着他们几个孩子根本无法生活,在那样凄惨的日子下,母亲只好把华佗送到别人那里帮忙。 华佗和母亲走在镇子上,看到前边有一个药铺,母亲说:“那是你父亲朋友家开的药铺。” 华佗第一次对当大夫产生了兴趣,便对母亲说:“母亲,我能去药铺里帮忙吗?我长大想成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大夫。” 母亲看着小小年纪的华佗,欣慰的笑了,便说:“你父亲和蔡大夫关系很要好,你当然可以去那里帮忙了。” 于是华佗变成了医馆的一个小学徒,他从小十分聪明,干活也很勤奋,来到药馆什么活都干,很讨人喜欢。 蔡大夫看着华佗,也很欣慰,于是便跟华佗说:“你明天可以跟着你的师兄们一起去抓药了,在旁边好好学着点。” 但是华佗的师兄们却很不喜欢这个小师弟,华佗年纪最小,一来到医馆就处处抢活干,让师傅特别喜欢。 现在师傅让他学抓药,师兄们就很不配合,经常捉弄华佗,每次华佗想要拿秤砣称药的时候,师兄们就会把秤砣抢去,不让他用。 华佗打小会看人眼色,知道师兄不喜欢自己,只好自己想办法,每次师兄称完药之后,华佗都会拿在手上掂量一下。 久而久之,华佗的手就成为了他抓药的秤砣。 日子过的久了,师傅觉得华佗应该学会了如何抓药,于是让华佗帮忙。 师傅见华佗直接徒手抓起药材就打包,十分生气,觉得华佗没有认真学习,便严厉的批评了华佗说:“你知不知道把药的剂量搞错了,是要出人命的。你母亲当初让你来我这学习我便尽心教你,你如此粗心大意,如何对得起你母亲的期望?” 华佗的反应却很奇怪,他并没有羞愧,反而是笑着跟师傅说:“师傅,我这段日子可以用手抓药,是因为我抓的药和秤陀称的剂量是一样的,不信您可以称一下。” 蔡师傅听闻把华佗抓的药称了一称,果然神奇,华佗抓的药竟然和药方上的剂量分毫不差。 蔡师傅惊叹万分,认定华佗以后一定是位名医。几年之后,华佗的医术名声远扬,各个地方的人都找他来看病。 那年,曹操因头痛躺在床上,头晕眼花,后来听手下说有个名医,很擅长治疗疑难杂症。于是就把华佗请了过来。 华佗看了曹操的样子,给他把了脉,当下就取出一根七寸银针,照着曹操头上的穴位扎了下去。 不过一会儿,曹操便觉得一点都不疼了,便觉得华佗真是神医。 正是因为华佗的医术实在高超,曹操便想把华佗留在身边,以后行军打仗时身体有了什么毛病,有着神医在什么都不怕。 但是华佗却不愿意,无论曹操给他金银财宝,还是高官厚禄,华佗都一口回绝。这可把曹操急坏了,还没有人敢这么直白的拒绝他。 其实华佗拒绝曹操只是因为他放心不下外面的百姓,如果今天回不去,怎么给之前看的那些病人复诊呢? 而且他实在放心不下外面乡亲的身体状况,只为一个人治病,不是他毕生的追求,华佗是要造福百姓的,而不是要服务一个人。 于是华佗撒了个谎,称自己的妻子在家病着,必须要回去看望,曹操总不能不让华佗回去看望妻子吧,于是华佗就回家了,之后曹操想要把华佗请过来变得十分难,华佗总是推脱。 后来,曹操听说华佗给关公和东吴大将周泰都看病了,心里十分生气,心里便记恨上了华佗。 某年,曹操行兵打仗时得了混脑痧,头痛欲裂,在床上翻滚,仿佛就要死了一样。 他在床上大喊:“请华佗来!请华佗来!” 华佗是个救死扶伤之人,听到曹操的病况如此凶险,立马去给曹操看病,但是切了脉之后,华佗便说:“只能把脑子剖开才能治好。” 但曹操听了,却觉得这更是在要他的命,曹操越想越气,直接派人把华佗杀了。 华佗的死对老百姓实在是非常可惜,但他直到死,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医德。
华佗做学徒时,一天,师傅让他抓药,他看了药方之后,就开始抓药。师傅在一旁看着,发
底层史观吖
2025-04-07 10:26:34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