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史》,聊历史(101)兄弟相煎 李世民大展身手,搞定了夏王窦建德和郑王王世充两大集团,大唐上下一片欢腾,可这大好局面维持了没多久,烦心事找上门了。 窦建德的旧部卷土重来了,领头的是神勇将军刘黑闼。 令李渊没想到的是,刘黑闼的进展速度极快,他派去平叛的将军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短短几个月,刘黑闼几乎收复了夏国全部的失地。 眼见形势越来越严重,李渊不得已,还是启用了李世民,他是发自内心不想让李世民去,这个儿子风头太强劲了,李渊一时都找不到合适的官职封赏他,再这么发展下去,别说太子位,恐怕连皇位都得让给他。 李世民确实也神奇,只要他出手,没有摆不平的事,刘黑闼再神勇也没用,李世民有惊无险地就搞定了叛乱,把刘黑闼赶到了突厥,收复了失地。对于李渊的猜忌,李世民当然明白,完成任务就主动班师回朝。 孰料这个刘黑闼就像打不死的小强,联合突厥再次进犯,这一次,太子李建成主动请缨前去平叛,李渊非常欣慰:太子早该出场捞点资本了,否则拿什么跟秦王掰手腕?实际李建成自身没这个魄力,这个建议是他的幕僚魏徵提出来的,他的想法和李渊完全一样,就是加强太子这边的砝码,缩短和李世民的差距。 魏徵不愧为著名的谋士,他利用攻心战成功瓦解了刘黑闼手下将士,几乎兵不血刃便将刘黑闼赶上了绝路。至于突厥人,他们出兵就是为了刷刷存在感,扔点银子就打发了。 大唐在南方战场打得也很顺利,李靖不负众望,几乎平定了整个江南。除了个别政权外,四方群雄均被消灭,天下复归一统。 李渊父子经过七年浴血奋战,终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重新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一切看似都走上了正轨。 外部战争告一段落,李唐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正式拉开序幕。 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大集团的较量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事关皇位,容不得半点闪失,李建成联合后宫妃嫔势力离间李渊和李世民的父子关系,李世民则抓住太子的小辫子告发李建成谋反,两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夹在中间的李渊被搞得焦头烂额,他不想废长立幼,步隋文帝杨坚的后尘,更不想看到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的悲剧发生。 李渊对兄弟二人各自打了五十大板,以示惩戒,最终还是保留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既然已经撕破脸皮,兄弟们之间也不用再顾忌什么情分,双方的态势已经形同水火,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关键时刻,突厥人又出来捣乱了,大举进犯边境,李渊思虑再三,还是起用了李世民这张独一无二的王牌,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只要他没有谋反之心,比起其它将领,目前这张牌是最保险的。 李世民这次出征,心情是复杂的,突厥兵强马壮,唐军长期四处征战,士气低迷,李元吉这个副手明显是负责监督自己的,指望他帮忙是不可能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不按常理出牌的李世民孤军深入,利用突厥内部矛盾,用离间计瓦解了突厥高层,不费刀枪,逼退了突厥的这次进犯。这出“孤胆英雄记”在他辉煌的军事生涯中又增加了精彩绝伦的一笔。 当秦王李世民再一次以救世主的身份凯旋而归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嫉妒和愤怒已经到达顶点,李渊也明白,他一碗水端平的方案对双方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为了避免手足相残,目前能做的就是分给李世民疆土,让他做一个最大的藩王,只要不称帝,干什么都行。 李世民一旦手握兵权,割据洛阳,太子和李元吉自然知道后果是什么,他们必须在京城就得把李世民搞定,没有第二条出路,对于李世民的手下,能收买就收买,拉拢不了的就刺杀,秦王集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和紧迫,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反击? 面对兄弟们的咄咄相逼,李世民该如何选择呢?
读《唐史》,聊历史(101)兄弟相煎 李世民大展身手,搞定了夏王窦建德和郑王王世
历史庆有餘
2025-04-07 11:00: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