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一地下党在送情报途中,突然被一个特务拦住,特务狞笑着要搜他的身,眼看情报就要暴露,情急之下,他一把扯下自己的袜子,不料,特务竟然骂骂咧咧地放走了他。
革命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1927年4月,由于叛徒的出卖,中共北满地委遭到严重破坏,金伯阳不幸被捕。
在狱中,敌人对他威逼利诱,甚至半夜突然提审,但金伯阳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泄露任何组织的秘密。
最终,他被判"管束三年",关押在吉林第三监狱,直到1928年末张学良易帜后实行"大赦",金伯阳才重获自由。
出狱后的金伯阳并没有被挫折打倒,他很快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光荣地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此,他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在奉天(现沈阳),金伯阳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他深入工人居住区宣传,在人流密集处贴标语发传单,组织工人怠工罢工,其中,他还成功领导了启东烟草公司的一场罢工,进一步提高了工人的觉悟和斗争意识。
1931年,金伯阳的革命生涯中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件,当时,他正在执行一项送情报的任务。
途中,他突然被一个特务拦住,特务狞笑着要搜他的身,眼看情报就要暴露,金伯阳急中生智,一把扯下自己的袜子,趁特务不备,猛地甩了特务一脸泥水。
特务气急败坏,骂骂咧咧地放走了他。就这样,金伯阳凭借机智和勇气,成功化险为夷,保护了重要情报。
1932年9月16日,金伯阳以满洲省委巡视员的身份回到大连检查工作,他写了一份题为《伯阳通讯第三号》的报告,详细汇报了当地的工作情况。
这次回乡,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看到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自己的家乡,金伯阳心中的怒火更加炽烈,他下定决心,要用武装斗争来反抗日本侵略者。
随后,金伯阳奔赴南满,开始领导游击战争,在他的努力下,1933年9月18日,南满游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这支队伍的成立,标志着抗日武装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1933年11月15日,在磐石游击根据地,金伯阳带领部队遭遇了汉奸邵本良部的突然袭击,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金伯阳毅然决定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年仅26岁的金伯阳英勇牺牲。
金伯阳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金伯阳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青年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的。
从旅顺师范学校附属公学堂的学生,到满铁沙河口工场的技工;从共青团员到共产党员;从地下工作者到游击队领导人,金伯阳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对革命事业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坚定的信念。
金伯阳的革命生涯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比如,他在大连中华工学会工作时,常常为了印发传单而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却仍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和工作。
又如,他担任交通员时,为了避免被敌人跟踪,每次都会选择不同的路线传递文件,这些细节,展现了金伯阳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执着。
更值得一提的是,金伯阳始终保持着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无论是在工厂里,还是在游击队中,他都能很快赢得工人和战士们的信任和爱戴,这种群众基础,正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金伯阳的革命生涯,也是一部惊心动魄的谍战史,从在哈尔滨担任交通员,到在奉天开展地下工作,再到那次巧妙脱身的送情报经历,每一次任务都充满了危险。
然而,金伯阳总能凭借机智和勇气,化险为夷,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也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金伯阳的革命生涯中,坐牢的经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三年的牢狱之灾,非但没有摧毁他的意志,反而让他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
出狱后,他立即寻找组织,继续投身革命,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可贵品质。
金伯阳的最后一次回乡,是他革命生涯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看到家乡被日本侵略者蹂躏,他毅然决定投身武装斗争。
这个决定,体现了他对民族、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金伯阳牺牲时,年仅26岁,26年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