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住的房子,两层顶跃带花园的二手房,当年买下时就觉得很划算,比当年的实际行情便宜了很多很多,感觉卖家,一对带着腐宅女的老两口,非常迫切急于出手,他们也说了要换到隔壁某某小区去住,无论从户型从面积从地段,我都想不出他们要换房子的理由。 这种老式双层顶跃,全私人产权空间,性价比极高,因为消防法规的修改已经不再允许建造(顶楼不能作为公共疏散通道),市面上有一套算一套,资源很珍稀,住进来以后,异常、异常、异常的满意……,所以我更加迷惑他们卖掉这个房子的原因。 住进来以后,发现厨房有点漏水,下雨就滴滴答答需要拿个盆子接着,对这个事我也不是很敏感,就这么拿盆子接了十年的水,终于,漏水越来越严重,去年持续大雨,漏水问题忍无可忍,我厨房里闲置的盆子已经不够用了!于是我决定爬上去补他一补。 研究了几轮下来,发现漏水问题非常复杂,路径甚丰,有N个防晒层的破损处在渗漏雨水,厨房烟囱默默承接了大部分的漏水径流,然后忠实地将水流引导到楼下厨房里,总之,烟囱是祸害之首,而烟囱又是原房主为了躲避烟雾额外加装的。 烟囱根部年轮一般的防水涂料修补痕迹,诉说着原房主和漏水作斗争的痛苦努力,四层年轮般的修补痕迹,说明至少有四位“工匠”曾经在这个烟囱周围劳作过,每个人的思路和手法、用料都不一样,然而,他们粗放的工作态度,始终没有找到真正的水流来源,始终舍不得打掉外墙那朽霉的腻子灰层,所有的补胶涂漆,都在一个丝毫不防水的霉烂腻子层上隔水,能隔住才怪了。 我很无语,这就是你们的工作态度?这就是你们对客户负责的态度?你特么咋不在沙滩上打胶粘玻璃呢?把那个朽坏的腻子灰层打掉,直接把胶涂到水泥基层上要死吗?! (懒得看这一段的就请直接跳到最后省流版结论)找到了问题所在,整个重新返工补漏,我就只买了一个钢丝刷头,一卷丁基胶带,一管玻璃胶,一小罐儿防水涂料,用钢丝刷打掉霉烂的腻子灰,用涂料在水泥基底涂一层加固,再拿胶带把烟囱围一圈,再把装修剩余的瓷砖盖几块,用玻璃胶封上,用废瓷砖垒一个小小的引水墙,把楼顶汇集的雨水径流引离脆弱的烟囱区域,整个工程就大功告成,经历了一两次暴雨,厨房滴水不漏,整个工期两天,成本一百元,就这么简单。 某个闲暇时刻,我坐在厨房抽烟,仰头看着曾经漏水的烟囱位置,突然豁然开朗! 原房主被漏水折磨得死去活来,花大价钱请了四次防水工人来补漏,始终没办法解决漏水的问题,绝望和崩溃之下,他们只能选择低价卖掉这个房子,在最后一个工人用堆猛料的办法暂时敷衍住以后,我们开始了买卖的洽谈,又刚好在冬天旱季,大家暂时躲开了漏水的问题,为什么我砍价异常地顺利?因为他们必须在任意一场雨水出现之前,把合同签定跳伞,所幸,整个洽谈和交割的过程里,一场雨水也没有出现。 什么是降维打击?这就是,原房主没有任何的工程动手能力,他们始终无法看懂房顶漏水的原因,无论花再多的钱,也找不到一个愿意真诚帮他们解决问题的工人。而我,也从来没有实操过土建防水,但我多多少少有一些动手能力的,比如我敢自己动手清洗汽车的进气歧管,或者组装个音频功放机什么的,虽然是偏机电方面的动手能力,但机电对土建小业务,其实也有点降维…… 回到最初的数据,这房价和当年实际的房价究竟差了多少?这么说吧,低于我心理预期价19万。
一句止跌回稳,让多少房地产开发商、炒房团、炒房客、投资客、二手房业主们为之兴奋,
【10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