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狐行动》这部电影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过不是因为它的成功,而是它的失败。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高达2亿人民币,本以为有梁朝伟和段奕宏两位影帝的加持,怎么着也能在票房上取得不错的成绩吧。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先看看票房情况,在清明档这个竞争环境下,它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上映两天票房少得可怜,累计总票房也只有1871万,按照目前的走势,想要逆袭是非常困难的。全国院线经理给它的排片占比和上座率都不高,预测最终票房落点为4800万。这和它2亿的成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再说说亏损情况,2亿的成本,光是梁朝伟和段奕宏的片酬加起来就有大几千万,再加上海外拍摄、搭景、群众演员等一系列费用,这点票房连给主演发工资都不够。如果最终票房真的在4800万左右,片方分账票房所得约1500万,那可是连梁朝伟的片酬都挣不回来的,预计会给制片方带来1.6亿的巨额亏损。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定档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从宣布定档到上映仅5天时间,宣发周期严重不足,热度没能发酵起来。而且还是临时补位,失去了精准营销的黄金时间,在预售阶段就落后对手很多,影院经理排片自然就少了。 其次,题材也是个大问题。这部影片早在2019年就制作完成,原本计划2021年春节档上映,却因为投资方的问题被迫雪藏六年。六年时间,观众的审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新鲜的“海外追逃”题材现在已经被同类作品榨干了新鲜感,叙事手法和动作设计还停留在六年前的水准,现在的观众尤其是18 - 25岁的年轻女孩根本不买账。 最后,口碑也崩盘了。虽然豆瓣评分还没出来,但从短评能看出首波口碑太差了,观众吐槽剧情生硬、情节经不起推敲、动作平平、剧本拉胯,就算有影帝的演技也救不了场。在现在的电影市场,口碑不好,后续基本就凉凉了。 从导演张立嘉的角度来看,他之前的作品大多和成龙有关系。之前的几部作品,有成龙在的时候,即使口碑一般,票房多少还是有点保障。但这次《猎狐行动》成龙不在了,就直接扑街了。这是不是说明张立嘉的导演能力确实存在短板呢?他的电影在剧本和人物塑造方面总是差一口气。总之,《猎狐行动》的失败给电影人敲响了警钟,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不能只靠明星效应,剧本不行就坚决不能开机。
这次,冯小刚的野心,又被打脸了!曾经,成本1500万的《周处除三害》,票房6个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