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对手:存在感较低的千代田号

柯柯基看武器 2025-04-07 15:03:29
甲午战争期间,相比吉野、松岛等舰,千代田号可能是黄海海战中存在感最低的一艘日军舰船,其知名度甚至不及赤城号炮舰。 实际上,1891年建成的千代田号,是自(1886年)浪速级两舰加入日本海军后,日军服役的第一批新舰。千代田号全舰长超90米,排水量2400余吨,配备有10座单装阿姆斯特朗式120毫米速射炮,是日本第一艘全装(中口径)速射炮的舰船,比吉野、秋津洲号还要早(但未安装口径更大的152毫米速射炮)。 除了武器配置较新外,千代田号还是当时日本除扶桑、比睿(金刚级)二、三等铁甲舰外,唯一在舷侧设有装甲带的舰船。 千代田号的装甲带总长度超过59米,高度约1.1米,水线以上部分的高度仅有约0.6米;由于装甲带采用了当时较新的铬钢制成,按照当时英国船厂方面的说法,其“以不到经远舰一半的装甲厚度,达到了与前者相当的防护力”,整条装甲带由舯部(最厚处仅92毫米)向艏艉两端(82.5毫米)递减,是日本的第一艘装甲巡洋舰。 作为一艘安装有装甲带的舰船,千代田号拥有19节的设计航速(远超之前的旧式铁甲舰),但由于锅炉渗漏等问题,至甲午战争爆发前,其实际航速已降至11.5节,因此,千代田号未被编入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战斗序列中。 值得一提的是,千代田号也是中日黄海海战日军参战舰船中,除赤城号(600余吨)炮舰外,吨位最小(2000吨级)的两艘舰船之一(另一艘是2200余吨的比睿号旧式三等铁甲舰)。

0 阅读:25
柯柯基看武器

柯柯基看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