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鎏金“宗喀巴”造像「旧藏」
煜杰谈文玩
2025-04-07 15:17:27
清代铜鎏金宗喀巴造像:宗教艺术的璀璨明珠
在古玩收藏领域,清代铜鎏金宗喀巴造像备受瞩目。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珍贵载体。
这尊宗喀巴造像高 15cm、宽 10.3cm、厚 7.5cm,重 955g 。其头戴桃形僧帽,帽带垂肩,身披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双手置于胸前,肩头莲花盛放,神态宁静庄严。造像以精铜铸造,质地坚实,成色沉稳。经专业检测比对,其金属结构紧密,彰显原材料优质与工艺独特。
工艺上,錾刻细腻。工匠以精湛刀法雕琢,僧帽纹理、袈裟褶皱皆清晰逼真。衣边纹饰精美,线条流畅,既合宗教规制,又具艺术美感。鎏金浑厚均匀,历经岁月仍光泽柔和,尽显华贵。
清代政治稳定,藏传佛教受尊崇,宗喀巴作为格鲁派创立者,其造像艺术蓬勃发展。当时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造像工艺传承创新。此造像器型规整,雕琢细致,体现工匠对比例形态的精准把握,其工艺传承前代并发展,影响后世。
与同类造像比,它优势显著。工艺难度高,錾刻与鎏金结合需高超技艺;艺术风格独特,融合宗教庄重与清代审美;文化寓意深厚,承载宗喀巴在藏传佛教的崇高地位;保存完整,历经数百年仍完好。
艺术审美上,风格经典,工艺精湛,塑造的宗喀巴形象栩栩如生,传递超凡宗教美感,价值极高。市场价值方面,藏传佛教造像一直热门。如 [2019 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一尊清代类似风格的铜鎏金宗喀巴造像以 700 万元成交] 。此造像工艺精湛、保存佳、文化内涵深厚,稀缺性高。近年收藏市场对宗教艺术品关注度升,其价值有望再升。
综合评估,若以 1 - 10 分体系衡量,其稀缺度、工艺复杂度、保存状况、市场热度分别可达 8 分、9 分、9 分、8 分,综合约 8.5 分,收藏价值高。初级收藏者入手时,要观察工艺细节、造型规制,了解文化背景,警惕市场风险,谨慎投资。
这尊清代铜鎏金宗喀巴造像,是宗教与艺术融合的结晶,承载信仰传承。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分享对此藏品的见解与故事,共探其魅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