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国歌之父”田汉被开除党籍,在监狱中去世,世人都说他是含冤而死,七年后,她的妻子才得知此事,悲痛欲绝,一年后也随田汉而去。 每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中华儿女都会心潮澎湃。你或许不知道,这首国歌的背后,是一位命运多舛、充满传奇色彩的艺术家——田汉。 田汉189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一户穷人家,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很早就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世态炎凉。这段困苦的童年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培养了他对社会底层百姓的深刻同情心。多亏舅父的帮助,他才能继续读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戏剧才华,仅仅14岁就开始尝试改编京剧剧本,展现出早慧的艺术天赋。 1916年,田汉远赴日本留学。身处异国,他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同时也深切体会到国家贫穷落后的现实,以及日本社会对中国人的轻视。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也使他产生了通过文艺来改变中国命运的愿望。 他参加了由李大钊先生创建的“少年中国学会”,和郭沫若等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一道,热情地参与到蓬勃发展的新文化运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1922年,田汉回到当时中国文化最热闹的上海,这里给了他展示能力的好机会。他成立了“南国社”,还办了像《南国月刊》这样的杂志,用来介绍新的想法和文化。田汉写了很多跟当时社会情况有关的戏剧,比如《获虎之夜》《咖啡店之一夜》等等,他用很厉害的文笔,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平,很快就成了中国文艺界的重要人物。这些作品像一把把尖锐的利剑,直指社会弊端,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讨论,田汉的影响力也因此与日俱增。 20世纪30年代,田汉的创作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1934年,他和年轻的作曲家聂耳相识,两人在艺术上互相欣赏,很快成了好朋友。1935年,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了一首歌的主题歌词,这首歌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名字叫做《义勇军进行曲》。 在这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这首激昂的歌曲极大地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抗日战争,捍卫家园,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人们心中。 不过,人生的际遇难以预料。 1935年,田汉因为积极参与左翼文艺活动,被国民政府逮捕入狱。即使两年后重获自由,这段牢狱之灾也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伤痕。新中国成立以后,田汉仍然积极投入文化建设,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例如《关汉卿》《白蛇传》《谢瑶环》等等。 田汉的艺术生涯正值巅峰,可惜时代风云突变,他又一次遭遇困境。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他遭受了不公正的批判斗争和牢狱之灾。一九六八年,这位为国家和民族贡献了一生的艺术家,最终含冤死于狱中,终年七十岁。 他的去世消息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公开,多年后,直到1979年,田汉的冤情得到纠正,他的声誉才终于恢复过来。人们才得以知晓他已经去世多年。 田汉的一生,紧紧地和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他从困苦的童年时代走出来,凭借自己的天赋和满腔热忱,为中国的文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功绩无法被抹去。
1968年,“国歌之父”田汉被开除党籍,在监狱中去世,世人都说他是含冤而死,七年
史记新说吧
2025-04-07 16:49: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