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根本不会打仗!”,1958年,陈赓大将进京开会,竟然看到有人大放厥词,陈赓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4-07 16:56:16

“粟裕根本不会打仗!”,1958年,陈赓大将进京开会,竟然看到有人大放厥词,陈赓当即反驳:“粟裕根本不会打仗?那么中国还有谁会打仗,请他站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参考资料:【红色记忆】陈赓:人民军队大将军,“三”缘写就壮丽人生‖王向东 2023-03-14 15:49·方志四川) 陈赓的这一吼,宛如洪钟鸣响,打破了会场那诡异的寂静,也让那些试图抹黑粟裕的人,瞬间哑口无言,面露尴尬之色。那么,粟裕究竟何许人也?为何会有人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对他发出这般诋毁?而陈赓大将又为何会如此坚决地站出来,为粟裕发声呢? 粟裕,这位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自投身革命以来,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早年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军南下潮汕被打散后,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 此后,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粟裕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我军杰出的军事将领。他在战争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指挥艺术日益精湛。在红军时期,粟裕就已崭露头角,多次带领部队取得战斗胜利,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粟裕领导新四军第 1 师驰骋于扬子江头、淮河两岸,与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巧妙运用游击战术,灵活多变地打击敌人,在一次次战斗中,让日军领略到了新四军的厉害。他指挥的车桥战役,更是创造了华中抗战史上的光辉范例,歼灭日伪军众多,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而粟裕军事生涯最为辉煌的篇章,当属解放战争时期。1946 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迎击国民党军,七战七捷,以三万兵力歼敌五万余人,打出了我军的威风,也让国民党军闻风丧胆。 这一系列战斗充分展现了粟裕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敏锐的战场洞察力,他总能精准地把握战机,制定出最为合理的作战方案。 在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淮海战役中,粟裕更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华野在围歼黄百韬兵团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部队从运动战突然转为阵地战,面对敌军依托村落河沟构筑的子母碉堡工事,以往屡试不爽的分割穿插、猛打猛冲战术完全失效,部队伤亡惨重。 在这危急关头,粟裕冷静分析战场形势,及时改变策略,采用近迫作业的战法,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压缩敌军阵地。最终,华野以伤亡 5 万人的代价,成功全歼黄百韬兵团 10 万大军,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在 1958 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却遭到了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攻击。有人揪着粟裕在涟水、南麻等地战役中部队损失较大这一点,大做文章,将责任全部归咎于他,甚至说出 “粟裕根本不会打仗” 这样荒谬至极的话。 但事实上,这几次战役部队损失较大,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能单纯地归责于粟裕的指挥。 陈赓大将对粟裕的军事才能和人品极为认可和钦佩。在他眼中,粟裕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军事天才。陈赓深知,粟裕用兵如神,善于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制定作战计划,总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陈赓与粟裕虽然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交集并不多,但英雄之间总是惺惺相惜。1947 年 12 月,华野和中野联手逐鹿中原,粟裕和陈赓首次见面。陈赓一见到粟裕,便激动地说道:“认识你不虚此生。” 从这句话中,便能看出陈赓对粟裕的敬重与欣赏。此后,两人虽各自在不同战场作战,但彼此的英雄事迹,都在对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军委扩大会议上,陈赓听到对粟裕的诋毁,心中怒火中烧。他无法容忍有人如此污蔑一位为国家和人民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以雷霆般的气势,怒斥那些诋毁粟裕的人,用坚定的话语,为粟裕正名。陈赓的仗义执言,让粟裕深受感动,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会议结束后,粟裕虽被免去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担任了军事科学院的副院长,但他对陈赓的这份情谊,始终铭记在心。而陈赓,也一如既往地关注着粟裕,时常在生活和工作中给予他支持与鼓励。 可惜的是,天妒英才。1961 年,陈赓在撰写《作战经验总结》时,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粟裕得知这一噩耗后,悲痛万分。他拖着病体,第一时间赶到机场,为即将运往北京的陈赓骨灰送行。在机场,粟裕久久伫立,望着飞机消失在云端,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他的眼神中,满是对老友的不舍与哀思。 陈赓与粟裕之间的这份情谊,以及陈赓在关键时刻对粟裕的力挺,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英雄。陈赓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了粟裕的荣誉,也彰显了英雄之间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高尚情怀。 他们的故事,将永远被后人铭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行!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醉卧桃花林间

醉卧桃花林间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