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拿手的家常小菜有哪些#久远的岁月,艰苦的日子教会了我做尖椒,

紫霞仙子落凡尘 2025-04-08 08:35:37

#你最拿手的家常小菜有哪些# 久远的岁月,艰苦的日子教会了我做尖椒,土豆片和酱炒鸡蛋,这两道硬菜。那时候钢厂大院的冬天,格外冷冽。高耸的烟囱冒着滚滚白烟,与天上厚重的云层相融,院里的大铁门被寒风吹得哐当作响。七八十年代,日子朴素又实在,家家户户为生活奔忙,我家也不例外。 那时候父母都在钢厂上班,三班倒的工作,让他们常常早出晚归。十来岁的我,便和年幼的弟弟守着家。起初,靠着妈妈提前备好的饭菜对付,可后来妈妈工作愈发忙碌,做饭这事儿就落到了我肩上。好在钢厂大院里长大的孩子,似乎都带着点儿对厨房的天赋。 家里有口大黑铁锅,稳稳架在厨房的土灶上。锅沿磕碰出不少豁口,锅底积满了黑黢黢的油垢,那可是经年累月积攒下的“宝贝”。每次炒菜,我都得踮起脚尖,费力地挥动大铁铲。就说炒土豆片,把土豆切成薄片,往热油锅里一倒,“刺啦”一声,热油裹着土豆,瞬间冒出滚滚热气。炒的时候得眼疾手快,火候稍过,土豆片就不脆了。要是能从厨房角落翻出几个干辣椒,掰碎丢进锅里,红的辣椒、白的土豆,在铁锅里翻炒,香味直往鼻腔里钻。弟弟总是趴在灶台边,眼睛瞪得圆圆的,就等我一声“出锅”,便迫不及待地盛上满满一碗饭。 在钢厂大院,生火的燃料可是个宝贝。冬天前,厂里锅炉房的废温堆永远能捡出黑色的煤块和煤核,但远远不够用。我和小伙伴们就跟着大人去废料堆,捡那些废弃的木板、边角料。有时候运气好,能捡到被机器切割剩下的小木块,虽说带着机油味,可晒干后特别耐烧。每次生火,浓烟从灶膛里冒出来,熏得人眼泪直流,但只要火苗蹿起来,心里就满是踏实。这些带着工厂印记的燃料,烧起来火力旺,炒出的菜带着别样的烟火气,是后来天然气灶怎么也做不出来的味道。 鸡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是稀罕物。家里养了几只老母鸡,被圈在院子角落的鸡笼里。母鸡下蛋不多,每得到一枚,都得仔细盘算怎么吃。我最拿手的是做鸡蛋酱。从坛子里挖出一勺自家做的大酱,酱色浓郁、咸香十足,和蛋液搅拌在一起,再切点葱花撒进去。锅里倒上少许油,把搅拌好的蛋液倒进去,用小火慢慢煎。蛋液在锅里膨胀、凝固,边缘微微焦黄的时候,香味就弥漫了整个屋子。接着把切好的青椒块放进去翻炒,青椒的清爽中和了鸡蛋酱的醇厚,弟弟能就着这道菜吃下两大碗饭。 有一年冬天,父母上夜班,很晚都没回来。我和弟弟饿得前胸贴后背,翻遍厨房,只剩下几个冻得硬邦邦的馒头和一小把青菜。我把馒头切成片,在锅里倒上油,把馒头片煎得两面金黄,再把青菜丢进去一起炒。那天炉火特别旺,炒出来的馒头片外酥里嫩,青菜也鲜嫩可口。弟弟吃得狼吞虎咽,突然抬起头说:“哥,你做的饭真好吃。”我心里一阵温暖,嘴上却只说:“快吃,吃完写作业。” 如今,钢厂不断的发展,我们居住的平房也都拆迁,那口大黑铁锅不知道去了哪里,捡废料生火的日子也成了遥远的回忆。超市里食材丰富,可我怎么也做不出当年的味道。或许让人怀念的不是那些简单的食物,而是在钢厂大院里为家人忙碌的时光,是弟弟眼巴巴等着开饭的眼神,是炉火映在墙上跳跃的影子,那是独属于钢厂大院的烟火记忆,温暖又难忘。#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我的宝藏兴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