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家电零售龙头企业国美,在市场上一步步滑向深渊。作为国美创始人的黄光裕,至今没有就国美未来的发展和走势发声,也没有对国美的所有员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表态。接下来,黄光裕和国美,到底在想什么?又想干什么?
孙力||撰稿
国美零售,再次因为惨淡的公司财报,受到家电厂商的关注。
2024年,国美零售全年营收4.74亿元,较2023年的6.47亿元,减少26.7%,看着下跌幅度并不大,实际却是跌无可跌。但是,较2022年公司营收174.44亿元,则直接缩水97%。
其实,在公司创始人黄光裕还未出来之前的2020年,国美零售营收为441.19亿元,2019年营业收入为594.83亿元。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国美零售的经营业绩“一落千丈”,让不少家电人颇为唏嘘,更让众多家电企业少了一个可以出货的渠道和通路。
不过,让黄光裕都想不到的是,曾经叱咤家电零售江湖的国美,在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16.29亿元,同比增亏15.63%,这是公司自2017年以来连续第八年亏损;扣非净亏损12.38亿元,同比减少59.69%;毛利率15.61%,同比减少11.28个百分点。
过去的2024年,在家电零售市场上,国美零售已经沦为“空架子”。一方面,债务危机导致主要供应商暂停供货,核心的家电零售业务几近停摆,各地门店不是关门歇业,就是停止经营。另一方面,公司的债务危机持续恶化,没有半点反弹的迹象。截至2024年底,国美逾期银行及其他借款本金约187亿元;涉及未决诉讼案件772宗,涉及金额达55亿元,其中银行及金融机构未决诉讼案件涉及金额共约人民币41亿元。
在国美零售陷入泥潭,却没有半点挣扎之际,作为国美创始人的黄光裕,却依然活跃,四处走动,希望可以在一些细分零售领域中寻找机会:从直播电商、家装行业,到“元宇宙”、卖车、商超、汽车零售,黄光裕先后尝试不同的赛道,至今未有起色。
在家电圈看来,黄光裕如今不是没有能力和思路重新创业,而是其经历了巅峰和荣誉之后,已经没有办法静下心来,选择一个行业或领域认真去研究、思考,脚踏实地去拓展、经营和付出。梳理其最近几年的市场动作,更多选择的是寻找各种“一夜暴富”的投资机会。对于那种需要培养、培育或者沉淀、积累的行业,黄光裕已经等不起,更不愿意等待了。
就在今年2月,黄光裕实控的国美通讯,因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市值低于5亿元,遭遇上交所摘牌。家电圈获悉,国美通讯,一度是黄光裕实控的5大平台之一,此外还有国美零售、中关村、通通AI社交、拉近网娱4家上市平台,目前表现平平甚至惨淡。
去年12月,黄光裕宣布国美进军汽车经销行业,推出汽车流通全域运营平台“国美车市”,为用户及企业品牌双向赋能。国美车市将联合导航平台、电商垂类平台、MCN机构等企业建立“卖车新势力”,他也喊出“18个月让国美车市盈利”的口号。
更早些时候,黄光裕还发力过即时零售赛道。当时,国美在杭州发布旗下“国美即时仓”“国美便利店”以及即时零售四驱链模型,希望可以抢夺一轮新风口。但是,残酷的现实面前,黄光裕的这些动作,均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
至今,对于国美零售的未来,作为创始人和大股东的黄光裕,至今没有一句交待。同样,黄光裕最近几年布局的很多业务和项目,也不清楚与国美零售是否存在关联?不过,曾经的老对手苏宁易购,在经历了多元化扩张危局之后,在创始人张近东的推动下,终于在2024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我思故我在
国美老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