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士达竹里泉声图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李士达是苏州的职业画家,本作中富有纵深感的空间表现被认为吸收了西洋的远近透视法。
画面右上方,是这幅画的作者李士达题写的两句唐诗——“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这两句诗歌咏了一派美丽的春光:在云霞朦朦的树林间,众多花朵竞相绽放;而竹林对面,正传来淙淙的泉水声。这件作品的标题就来自于这两句唐诗。 画中,茂密的竹林随风摇曳,后方可以看到盛开的桃花和萦绕于山谷间的白色云霞。坐在前方的两名人物仿佛正在侧耳倾听着沙沙作响的竹叶声、下方激流的哗哗水声以及深山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声。他们一定也闻到了清雅的桃花香吧。几名童子或是在搬琴,或是在打水煮茶,看来是在为一场优雅的宴会做着准备。 在中国明代末期,这种可以同时欣赏诗句和绘画的作品形式十分流行。李士达便是擅长这类绘画的画家中的佼佼者。他笔下的这种体态圆润、显得十分有亲和力的人物造型,以及吸收了西洋画的透视远近法、具有纵深感的空间表现,都大受好评。
遇见艺术文博科普书画文物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