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什么要自己写回忆录?
《皇帝:查理五世传》:
1550年5月,在庄严肃穆地纪念皇后的第十一个忌日之后,查理五世和儿子离开了布鲁塞尔,去参加帝国会议。在科隆,皇帝一行人登上莱茵河上的驳船,“那些船有高质量的玻璃窗,有冷杉木做成的座椅,在船上就像坐在室内一样”,所以他们“不知道船是在航行还是止步不前”。【55】随后两周里,他们逆流而上,“皇帝在闲暇时光开始记载自己的旅行和作战经历”,用的是法文。据他的宫廷总管纪尧姆·范·马勒(来自布鲁日的人文主义学者)说,“这部作品文笔优雅,其文风足以彰显作者的聪明才智与雄辩”。范·马勒还屈尊俯就地说:“我之前绝对想不到,皇帝居然还有这样的能耐,因为他自己告诉过我,他在读书期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只是单纯依赖自己的思考和行动。”【56】抵达奥格斯堡之后,皇帝仍然继续笔耕。一位大使写道:“皇帝每天都花两三个钟头亲笔写作,从而让他的事迹永垂不朽。纪尧姆·范·马勒帮助他。”最终,皇帝的《回忆录》的篇幅达到了150页手抄本。【57】
查理五世为什么要花费力气写回忆录?1557年弗朗西斯科·德·博吉亚拜访尤斯特的时候,皇帝问他:“在你看来,一个人记录自己的事迹,是不是有虚荣的成分?”但皇帝不等对方回答,就
表示,他记录了自己的南征北战……不是因为渴求荣耀,也不是出于虚荣,而是因为需要让大家知道真相,因为他读过的本时代的历史学家的作品扭曲了真相,要么是出于无知,要么是出于偏见和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