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年月囤黄金,就像骑自行车上高速 —— 看着稳当,实则被时代甩得尾灯都看不见。我算是彻彻底底悟透了这个道理! 2025 年开春,儿子结婚急着要婚房首付,我含泪把金条卖了。周大生回收价 688 元 / 克,我这 4000 克金条到手 275.2 万。表面上看,账面赚了 245.2 万,年化收益 9.2%,好像还不错。可谁能想到,扣掉 22 年累计 4.8 万保管费,再算上这期间物价翻了三倍,实际购买力只相当于 2003 年的 82 万。要是当年老老实实买房,北京三环老破小都从 3000/㎡涨到 15 万 /㎡,30 万变 1500 万,这差距简直天壤之别。 说起来,2003 年的时候,金价跌到 74.5 元 / 克。我当时听信 “黄金永不贬值” 的传说,咬牙把准备买房的 30 万存款全换成了金条。银行柜员信誓旦旦地拍胸脯说:“黄金是硬通货,比钢筋混凝土实在多了!” 我当时美滋滋地把金条存进保险柜,每年交 0.6% 保管费,这一存就是 22 年。现在想想,保管费就像白蚁啃木头般侵蚀着本金,真是亏大了。 很多人觉得黄金保值,可金店回收永远比大盘价低 6%。有人可能觉得黄金稳定,可在和平年代,它却成了财富增长的减速带。当年五毛钱能买根奶油冰棍的日子,现在连糖水冰棒都要八块。隔壁王婶 03 年用 30 万买了腾讯股票,现在账户躺着九位数。看似黄金能抵御风险很靠谱,可实际上在和平时期,它远远比不上一些优质股票和房产的增值能力。 有人说黄金在任何时候都有价值,这话没错,黄金在战乱年代确实是保命符。但在和平年代,“乱世藏金,盛世藏芯” 才是真理。就像我这次,以为囤了黄金就稳赚不赔,结果被现实狠狠打了脸。从现象上看,黄金价格也在涨,可为啥没赚到预期的钱呢?仔细一分析,保管费、回收差价还有通胀,这些因素都在拖后腿。要是当初做个反事实推演,对比一下买房或者买股票的收益,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后悔。 我做过一些简单的调查,身边不少人跟我一样,觉得黄金保险,可真到需要钱的时候,才发现它的增值能力有限。也有一些数据表明,在过去几十年里,优质房产和股票的年化收益率远高于黄金。所以说啊,在和平年代,可不能光盯着黄金,得把眼光放长远些,多做些不同的投资选择才行。
外媒今天(4月15日)报道:“美国前财长耶伦警告,美中之间的关税水平几乎阻断了贸
【5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