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被抓,头发散乱地跪在大殿之上。李世民又惊又怒,红着眼睛质问太子:“你已身居太子之位,为何还要谋逆!”太子嘶吼着反问了一句话,李世民立刻哑口无言,不忍再杀他。 李承乾是天之骄子,生母是唐太宗最爱的长孙皇后,也是名正言顺的嫡子。李承乾出生时唐太宗龙颜大悦,欣喜江山后继有人,还特意赐名“承乾”,意在让他继承大统,总领乾坤。 李世民给李承乾早早地铺好了路,公元626年,李世民带领心腹在玄武门发动兵变,迫使李渊将自己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世民登基。 李世民很快就将尚在襁褓之中的李承乾立为了皇太子,并在他启蒙时请魏征、张玄素等人悉心教导,培养他治国理政的才能。 李承乾也很感念父亲的宠爱,自然是奋发图强地学习,对待尊长也极有礼貌。上学时,有位老师腿脚不便,他便亲自带人亲自到宫门口迎接,臣子们纷纷赞誉他,李世民也很高兴。 等到12岁时,李世民就安排李承乾上朝听政,将他视作继承人来培养。听政的时间长了以后,李世民还会把尚书省难以处理的案子交给他,磨炼他的实际能力。 李承乾的治国才能越来越强,无论是言论还是言行都无错处可挑,但是李世民给他的爱却越来越少,因为他有了不少弟弟,分走了父亲的爱。 尤其是他同父同母的弟弟李泰,作为长孙皇后的儿子,李泰是尊贵的嫡次子。他文采斐然,有一双妙手,在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是顶尖的人才。 李世民很欣赏李泰,虽然将李泰封为魏王,却舍不得让李泰远离都城,执意将李泰留在了自己身边。不仅如此,李世民还提议让李泰搬到武德殿,就在东宫隔壁。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李承乾心中不满也很正常,毕竟李世民就差让李泰住在东宫了。而李泰因为备受宠爱,也生了抢夺皇位的野心,只有李世民的心思让人捉摸不透。 即便李承乾心中不满,但母亲在世,他还比较安心。等到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承乾就越来越不安心了,他担心父亲将太子之位送给李泰,整日寝食难安。 不幸的是,他的腿脚也出了点问题,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一个国家的继承人怎么能是残疾人呢?他心中的压力越来越大,对李世民的怨气也越来越重。 之后李承乾的性情大变,他先是大兴土木,花重金为自己修建宫殿,嫌弃东宫地方小,难以居住。他还喜欢上了突厥的习俗,没事就穿着突厥人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突厥的大汗。 他的一连串荒唐之举把老师张玄素气得要吐血,张玄素不断地在李承乾耳边劝说,李承乾充耳不闻,甚至起了杀心。 更离谱的是,李承乾喜欢上了一个男孩,还夜夜将这男孩留在寝宫之中,共同入眠。前几件事老师们尚且还能忍耐,这件事却离谱至极,成了皇家的丑闻。 魏征心急如焚,把这件事告知了李世民,李世民大怒,马上就将这男孩处死了。原本是想除去李承乾的污点,没想到李承乾的恨意却越发深刻。 李承乾活得艰难,李泰却顺风顺水,还因为修好了《括地志》得到了许多赏赐。问题是,李世民给的赏赐太过,远远超过了该有的规格。 李承乾终于还是反了,等到谋反的事情被李世民知道以后,李世民怒气冲天,甚至觉得很委屈,他眼睛赤红地质问李承乾:“你为什么要谋反,就算你腿脚出问题,朕也从来没想要废了你!” 李承乾原本满脸冷笑,一听这话眼睛也红了,他仰起头狰狞地看着李世民,大吼道:“你执意把魏王留在长安,住在武德殿,您将我这个太子置于何地,我就是个笑话!” 李世民看着儿子的脸突然哑口无言,他想起了李渊当年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心中酸楚,对儿子也多了几分愧疚。 但是律法无情,谋逆是死罪,他该怎么做才能保住李承乾的命,并且堵住悠悠众口?李世民带着难题找来了文武百官,开门见山地抛出话题,直言:“太子该如何处置?” 众臣子沉默不语,唯独来济站出来说:“陛下能让太子得尽天年,不失慈父形象,也算是好结果了。” 李世民如愿,他将太子废为庶人,贬到了外地生活。而来济也得到了李世民的青睐,官职一路高升,算是双赢了。只可惜废太子身体本就不好,换了地方之后更是疾病缠身,一年后就去世了。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被抓,头发散乱地跪在大殿之上。李世民又惊又怒,红着眼睛
趣叭叭
2025-04-08 14:56:38
0
阅读: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