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二十岁的贞妃是唯一一个从殉的妃嫔。那天,贞妃泪眼朦胧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4-08 15:38:01

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二十岁的贞妃是唯一一个从殉的妃嫔。那天,贞妃泪眼朦胧地换好衣装,等来了手持白绫的几位太监,太监弓着身子对贞妃说:“主子,该上路了。”贞妃终于放声大哭,凄惨地喊道:“姐姐,你可害苦了我啊!” 贞妃是顺治帝的妃嫔,在后宫中并不起眼,也不是很受宠。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贞妃身为一个混在中间的妃嫔,为什么顺治帝驾崩非得她殉葬呢?这确实和她的姐姐董鄂妃有点关系。 贞妃与董鄂妃出自一族,当年董鄂妃十八岁进宫,顺治帝对她一见钟情。董鄂妃少时跟着父亲在苏杭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骨子里都浸透着江南美人的温柔。她又是天生的美人胚子,肤白貌美,让人一见倾心。 基于皮相之美的喜欢总是十分短暂,但顺治帝对董鄂妃的喜爱却格外地绵长,因为董鄂妃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万里挑一的灵魂。她本身就是大家闺秀,自幼家中便十分重视对她的教育。虽说是满族人,但因为在江南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她接触了大量的汉族文化,积累了格外深厚的才学。 她悟性高,又多读诗书,对古今之事都看得格外透彻,比大部分世家大族的女儿们都要强,也成了顺治帝心中的珍珠。少年天子身在高处,手握天下灵魂却孤独寂寞,遇到董鄂妃后才体会到灵魂伴侣是什么滋味,他马上就坠入爱河,沦陷在这段爱情中,连母亲孝庄太后都管不了太多。 孝庄太后对董鄂妃十分不满,认为董鄂妃是祸国妖女,是红颜祸水。因为董鄂妃在后宫的起点很高,刚进宫就被封为了贤妃,晋为妃位刚一个多月,顺治帝又急着将她封为了皇贵妃,这样的晋升速度连孝庄太后都没经历过。 不仅如此,顺治帝还因为此事特意颁诏大赦天下,让孝庄太后格外不满。就从大清成立开始三百多年来,就没有皇贵妃能有这样的殊荣,这让皇后的面子往哪儿搁? 实际上顺治帝还真没考虑过皇后,他唯一想办的事就是废后,然后再把董鄂妃封为皇后。以后董鄂妃生了儿子,那这孩子就是太子,也就是未来的皇帝。 顺治帝对董鄂妃的爱太热烈,导致中宫皇后对董鄂妃十分厌恶,也总和顺治帝闹脾气。顺治十四年,孝庄太后身体不适卧病在床,皇后却迟迟不去床前侍奉,甚至都不曾前去问安。是董鄂妃在床前衣不解带地照顾,就像照顾亲生母亲一样对待孝庄太后,尽了自己的孝心。 顺治帝得知此事后愤怒至极,在上朝时跟群臣商议要废掉皇后,立董鄂妃为后。董鄂妃一听说此事便心急如焚,她赶忙找到了顺治帝,在顺治帝面前长跪不起,请求顺治帝不要废后。 顺治帝见爱人谨小慎微做小伏低,心中更是怜爱不已。因为董鄂妃心意坚决,再加上孝庄太后也在劝阻,所以他才打消了废后的心思。 同年,董鄂妃辛辛苦苦为顺治帝生下一个皇子,把顺治帝高兴坏了。他激动万分地祭告天地,又颁布了大赦诏书,与万民同庆,将董鄂妃生下的皇子当作嫡子对待,可这孩子竟然幼年早夭,目送着孩子入了土,董鄂妃的魂也丢了一半。 生孩子本就消耗大,再加上这么大的打击,董鄂妃的身体也渐渐地不好了。她断断续续地生病,三不五时缠绵病榻,宫殿中总是有股药味。随着时间的流逝,董鄂妃缠绵病榻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顺治十七年,董鄂妃终于支撑不住,在顺治帝的怀抱中玉殒香消。 董鄂妃死了以后,顺治帝就像是丢了魂儿。他伤心至极,在为董鄂妃大办了后事之后便心灰意冷地对孝庄太后提出了退位的事,他不做皇帝了,他要出家。孝庄太后气得要命,干脆端来毒药摆在顺治帝面前,让他二选其一,要么活着做皇帝,要么就死。 没想到顺治帝竟然选了死,把孝庄太后吓得够呛,抱着儿子又哭又求,求着顺治帝继续当皇帝。在孝庄太后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威胁下,顺治帝还是没出家,继续坐在了皇位了。可没到半年他就染上了天花,竟然英年早逝了。 顺治帝一死,皇宫里就掀起了惊涛骇浪,众人都认为已故的董鄂妃是红颜祸水,就是她害得顺治帝存了死志英年早逝,甚至对董鄂妃的家族都颇有意见。 为了避免殃及家族,贞妃只能站出来,主动请求为顺治帝殉葬,以此来平息众怒,孝庄太后也满意地点了头。贞妃死后,后宫的相关言论果然渐渐平息了。

0 阅读:1222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