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川一考生高考作文字体无人能看懂,请来专家辨认后,发现内容也谬以千里

霜狼踏雪寻梅香 2025-04-08 16:33:55

2009年,四川一考生高考作文字体无人能看懂,请来专家辨认后,发现内容也谬以千里,最后只得了6分,可没想到的是,最终他却被四川大学破例录取,然而没过多久,教他的老师就说:“这样的学生,我教不了。” 2009年,四川高考阅卷场上,一位语文老师发现了一份“特殊”答卷。 考生用甲骨文写作文,书写工整、字体标准。因高考未禁止用古文字,老师上报,这一情况在阅卷组层层上报,引发媒体关注。 因无人能懂,质检组联系川大古文字专家翻译评判。专家审核发现,文中除甲骨文,还有金文、小篆,但因作文跑题,最终只给了6分。 这考生叫黄蛉,来自四川绵阳某中学。他用甲骨文写作文,他说已知甲骨文1000多字,自己大概会写七八百,想让作文出彩,就选了古文字。 得知作文仅6分,黄蛉表示不后悔,还希望大学读语言文字专业。可他高考总分428分,这成绩上不了好大学。 不过,“高考作文惊现甲骨文”持续发酵,引起部分大学关注。在教育部组织下,川大古文字专家对黄蛉测试、面试,通过后,他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进校后,黄蛉因“古文字达人”光环备受瞩目。学校还返聘64岁古文字专家何崝对他一对一教学。凭借甲骨文优势,黄蛉两年内实现三本到一本“两级跳”,转入川大本部。 可就在转入本部次日,何崝教授却提出辞呈,不愿再教,理由是黄蛉“浮夸,爱吹牛”。 何教授失望地说,两年培育,黄蛉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提升不大,他认识的那些甲骨文,普通中学生培养俩月也能写。 还透露黄蛉不听劝,私自接受媒体采访,谈些与古文字无关内容,影响很不好。 从这件事能看出,黄蛉对甲骨文有热爱和钻研精神,这在高考中展现出来,勇气可嘉。但高考作文主要考察语言组织能力,并非文字学,他跑题丢分也不冤。 大学破格录取,是对他特长的认可,想给他好的发展平台。可何教授的评价,又暴露了黄蛉的问题。做学问需沉下心,专注钻研,他却被外界干扰,偏离了学术道路。 这事儿也给大家提个醒,有特长值得鼓励,但不能忽视基础能力培养。在成长路上,得学会平衡兴趣和学业,面对外界诱惑,更要坚守本心,才能在擅长领域走得更远。

0 阅读:86
霜狼踏雪寻梅香

霜狼踏雪寻梅香

霜狼踏雪寻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