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0岁的张学良和妻子赵一荻来到金门,留下这张珍贵老照片,他用望远镜遥

混沌于浮云 2025-04-08 19:17:49

1980年,80岁的张学良和妻子赵一荻来到金门,留下这张珍贵老照片,他用望远镜遥望远方,当时他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他生前离大陆最近的一次!但因为各种原因,使得他直到去世也没能再次回到大陆,在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去世,在去世前把他6亿美金的遗产全部捐给了他的美国母校!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生于辽宁海城,家里是大名鼎鼎的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地盘。他从小在军营和官邸长大,学的就是打仗和管人的本事。张作霖给他安排了军事教育,还让他学英语和现代军事理论,算是下了血本培养接班人。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27岁的张学良接手东北军,年轻气盛的他站在沈阳帅府,宣布要继承老爹的遗志,守住东北这片地。 没多久,他就干了一件大事——东北易帜。把奉系的旗子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带着东北军投靠南京。这一步棋让他从军阀少爷变成国家将领,挺有魄力。但好景不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来了,日本关东军动手,东北局势一下崩了。当时他在北平,接到急报跟蒋介石商量,结果蒋介石让他“不抵抗”。张学良憋着一肚子火也没办法,只能下令撤退,眼睁睁看着东北三省丢了。从那以后,他被骂成“卖国贼”,这顶帽子一戴就是一辈子。 1936年,张学良35岁,已经是东北军的老大。他跟西北军的杨虎城看不下去蒋介石光顾着打内战不管日本鬼子,干脆在西安动手,扣了蒋介石。这就是西安事变。他俩想逼蒋介石停内战,一起抗日。这事儿确实让蒋介石松了口,答应抗战,可张学良自己却栽了。事变后,他被蒋介石软禁,从36岁开始,整整54年没自由。曾经风光无限的少帅,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这54年,他从大陆到台湾,日子过得像坐牢。蒋介石对他不放心,怕他再搞乱子,一直盯着他。他从统帅变成了囚徒,人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他后来的选择多了几分无奈的味道。 1980年,80岁的张学良跟妻子赵一荻去了金门。这地方离福建厦门就隔着一条海峡,是台湾管的地盘里离大陆最近的。张学良站在那儿,用望远镜看对岸,想找回点故乡的影子。那是他这辈子离老家最近的一次,满心的思乡情全写在脸上。可惜,政治这堵墙太高,他没法再往前一步。这次金门之行,成了他跟大陆最后的联系,也留下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下他那份回不去的遗憾。 为啥回不去?原因挺复杂。蒋介石活着的时候,软禁他不让他乱动。后来蒋介石死了,蒋经国接着管,限制也没松多少。等到1990年他90岁终于自由了,大陆这边局势变了,台湾那边也不乐意放他回去。他自己呢,也怕回去惹麻烦,毕竟九一八的事儿让他背了太多骂名。回东北老家这事儿,就这么一直拖着,最后没成。 1990年,张学良重获自由,90岁的老头子总算能自己做主了。东北是他的根,那里有爹妈的坟,有小时候的回忆,可他没回去,而是选了美国夏威夷。咋想的?一方面,台湾当局不让他回大陆,只许去美国,等于给他画了条路。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有顾虑,回东北可能会掀起风波,毕竟历史账本上他还有一堆争议。加上身体也不行了,折腾不起,他就跟赵一荻上了飞机,去了檀香山。 在夏威夷,他日子过得挺安静。早上喝茶看海,下午晒太阳散步,赵一荻陪着他,俩人就这么搭伙过日子。没了政治的吵闹,他总算喘了口气。2001年10月14日,他在夏威夷去世,101岁,挺长寿。但去世前,他做了个让人意外的决定——把6亿美金的遗产全捐给了美国母校哥伦比亚大学。 这6亿美金可不是小数目,张学良为啥不留给亲戚,也不捐给国内,而是给了哥伦比亚大学?这事儿得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他年轻时在美国读过书,哥伦比亚大学对他影响不小,教了他不少现代化的理念。后来他被软禁几十年,美国成了他晚年落脚的地方,多少有点感恩的心思。他在遗嘱里说,这笔钱是给教育用的,希望培养人才,算是对社会有个交代。 再说了,他没子嗣,亲戚也没多近的,赵一荻跟他一样不图财。捐给国内的话,那时候两岸关系紧张,手续也麻烦,他可能觉得不现实。捐给母校,既是报恩,也是给自己传奇人生画个句号。这选择听着挺高尚,但也让人琢磨,他对故土的感情,到底是放下了,还是藏得更深了?

0 阅读:310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