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子的结局: 1.长子朱慈烺:生母为周皇后,两岁曾被册立为太子;公元164

学典历史 2025-04-08 19:22:30

崇祯七子的结局:

1.长子朱慈烺:生母为周皇后,两岁曾被册立为太子;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师北京,朱慈烺被俘。不久之后,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他逃出北京之时,朱慈烺失踪,后人认为太子死在了乱军之中。

2.次子朱慈烜:生母周皇后,出生后不久夭折;被追封为“怀隐王”。

3.三子朱慈炯:生母为周皇后;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朱慈炯被俘。吴三桂攻破山海关后,李自成便派人招揽他,吴三桂借机索要太子朱慈烺,但李自成并未交出太子,只是将朱慈炯送给了他;后来吴三桂扔下他,自此,朱慈炯的行踪无人知晓。

在崇祯七子当中,朱慈炯最为有名;因为清军入关后,关于他反清复明的流言一直流传民间,有人认为朱慈炯是朱三太子,然而也有人认为是其弟朱慈焕。

4.四子朱慈炤:生母田贵妃;大明灭亡之后,朱慈炤在乱军中失踪。

5.五子朱慈焕:生母田贵妃,《崇祯实录》中又称朱慈𤌭;公元1640年,他因病去世,年仅5岁,谥号“悼灵王”。

6.六子朱慈灿:生母田贵妃,两岁早夭;被追封为“悼怀王”。

7.幼子悼良王:生母田贵妃,三岁夭折;由于史料记载不详,因此姓名未知。

在崇祯的七个儿子当中,有四个早夭,三个失踪,国破家亡,或许这三人也很难善终;当李自成攻入京城之时,崇祯最终选择煤山自缢,他的儿子们则相继被俘。

若朱慈烺逃到南京,就可以避免南明因内斗而空耗国力的情况再度发生;然后号召天下勤王,或许大明王朝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只可惜,明思宗朱由检过于执拗,非要践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不愿南逃,同时也不想送太子朱慈烺前往南京;致使占据半壁江山的南明缺乏主心骨,从而导致内部争斗不断,最终无法阻挡清军南下一统中原的步伐。

0 阅读:552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17

用户15xxx17

1
2025-04-08 20:56

五子朱慈焕这个名字是哪部史书记载的呢,为什么不采用实录记载的名字,毕竟实录在当时是相当权威的官方史料,关于明朝的史料为什么会如此的诡异,一个孩子的名字,又不是什么多重要的事,但毕竟也是皇子,怎么会出现多个不同的记录

学典历史

学典历史

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