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美国执意打关税战中方奉陪到底这几天都在跟AMG玩耍,开车开的不亦乐乎,看了部分大神分析的美国关税问题,都非常的宏观,也有个别很亢奋的,关税的宏观视角能力有限分析不出来,聊聊汽车行业:
A.消费端
关税最直接是关系到消费者购车的事情,2025年咱们的进口车还是进口三税,分别是关税+消费税+增值税,按照进口车到岸价再计算三税,基本约等于实际到手价,当然中间一些7788的事情就忽略了。
而2025年咱们目前的进口车正常关税是25%,消费税按照排量递增4.0L以上的40%,增值税已经降到13%,假设一台进口车的到岸价格是30万人民币,那么最终的综合税率是57%,也就是17万多,车价最终跑到47万。
那么这次反击老美之后,影响最大的其实不是美国车,而是奔驰,因为GLS和GLE是在美国生产的,而F150猛禽、牧马人、霸王龙什么的,我个人主观看法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咱们汽车的消费端来说,在整车这部分影响不大。至于CKD、芯片和部分进口部件,还要看最终落地以后会有多大变化。
B.出口端
之前在Y理节目中,提到战略性放弃北美市场,有人说我讲战略性是避实击虚,不过无所谓,我的看法很简单,老美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放咱们车进去,当年老美为了日本把自身汽车市场打开,除了培育出巨无霸丰田,滋生出雷克萨斯,顺便还有无限(英菲尼迪)阿库拉(讴歌)这样的副产品,还有什么好处?所以老美是不可能对我们放开的。
关于后续的连带反应,目前还看不到,老美要逼着大家因为关税选边站队,后续会不会影响中国汽车在东南亚、中东、拉美和南美的势头,还需要观察。不过这次有一件事儿比较狗屎,就是转口的问题,奇瑞和吉利分别在欧洲、东南亚是可以做转口的,也就是贴标再卖,反正不在中国生产,但是这次老美机关枪式扫射,基本要把转口这件事也堵死。
不过万幸,目前我们出口的主要方向是东南亚、拉丁和南美,最希望敲开的当然是欧盟,就看怎么利益交换了。
C.趋势和看法
目前的进口车三税是没有必要调整的,税收本来就是保护自身产业发展的利器,已经保护了这么多年且有成效,国内汽车实力确实起来了,现在放开完全没必要,而且放了意义也不大,现在能进来的车除了部分高端与个性车,份额还是很小,没啥意思。特斯拉反正上海生产,自产自销就好了,所以这波老美加关税对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影响不大。
反而是国内目前的核心问题,汽车的总盘子还是小,而且真的快拱不动了。23年的数据咱们的平均千人拥车数是208台/1000人,注意这是平均数据。25年有资料披露已经突破250台每千人,日本的数据25年千人拥车数是600+,如果咱们只算一线和泛一线千人拥车数估计已经过300+了。现在再继续寻求纯增量就一条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是单价又上不去...剩下就是换购这一条路,所以我讲心里话,汽车盘子还是不够大,依然需要足够大的盘子来带动消费。
而且更可怕的是目前车企没有利润,企业没有利润,员工福利和薪资都不会好,产业链倒是GDP拉的很高,一看荷包空荡荡,这才是核心问题...什么关税,当美国车是香饽饽抢着买么...瞎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