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曾国荃收复金陵后,曾国藩在金陵设立善后局,其中一委员名洪汝奎,乃曾国

夜梅聊文化历史 2025-04-09 00:26:57

1864年,曾国荃收复金陵后,曾国藩在金陵设立善后局,其中一委员名洪汝奎,乃曾国藩之学生。洪汝奎先入胡林翼幕,胡林翼死后即入曾国藩幕府。 期间某日,洪汝奎拜访曾国藩,两人畅叙别情。说着说着,洪汝奎突然开玩笑说:“老师有扑面相法。”曾国藩奇怪,问:“何谓扑面?” 洪汝奎笑着说:“初次一见,即略知其人之梗概也。”曾国藩非常受用,哈哈大笑。 同治四年五月,洪汝奎奉札办理东南保甲局务,不久复调办西南保甲局务。光绪四年,江宁三牌楼竹园旁发现一具尸体,此事乃洪汝奎所管,于是洪命参将胡金传侦破。不久,胡金传抓获一名叫绍宗的僧人,刑讯逼供之下,此人胡乱供称曾仇杀谢姓男子并抛尸在三牌楼竹园旁,不过,绍宗的供词中一会儿称被杀之人姓谢,一会儿供称姓薛,而且名字也改来改去。洪汝奎看到供词后,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向当时的两江总督沈葆桢汇报,并建议重新审理。沈葆桢认为不必小题大做,此事必定是会匪自相残杀,于是稀里糊涂就将僧人绍宗判处死刑。 三年后,光绪七年,抓获盗贼周五、沈鲍洪等,几人竹筒倒豆子,将三年前江宁三牌楼竹园抛尸案一并供出,原来当初被杀之人真正的名字叫朱彪,因为时间地点都对上了,所以,一下就知道三年前的案子乃是冤假错案。事情发酵之后,清廷命尚书麟书、侍郎薛允升往江南复核,一查下来果然如此。 为伸张正义、平息民愤,朝廷判原参将胡金传滥刑,根据法律治罪;判洪汝奎失察罪,撤销一切职务、遣送新疆军台劳改;沈葆桢因为已死,所以免议。此后,为避免再次发生如此冤假错案,清廷申戒各行省慎重刑狱,并严令禁止武官审查案件。

0 阅读:31
夜梅聊文化历史

夜梅聊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