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年,明成祖朱棣将三千宫女尽数处以凌迟极刑。行刑之际,他竟亲临刑场,冷眼旁观刽子手一刀刀剐尽血肉。一名宫女在剧痛中厉声质问:"我们究竟犯了什么罪?" 【消息源自:《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三;朝鲜《世宗实录》卷十二;现代学者王某某《永乐朝宫廷秘案考》第三章】 冬至那天的紫禁城特别冷,屋檐下的冰溜子足有尺把长。朝鲜使臣刚献上的伽倻琴还摆在暖阁里,权妃前日弹的《阿里郎》余音似乎还在梁上绕着,可人已经躺在楠木棺材里了——脸白得像新糊的窗纸,指甲盖却泛着诡异的青紫色。小宫女春桃跪在殿外青砖上发抖,她记得娘娘咽气前突然抓住自己的手腕,指甲掐进肉里:"那碗杏仁茶......" 朱棣踹翻鎏金炭盆时,火星子溅到五爪金龙袍上都没察觉。他盯着太医令冷笑:"你说急症?朕看你是急着去见阎王!"老头儿脑门磕在汉白玉地砖上砰砰响,血珠子顺着砖缝爬成蜈蚣状。三天后东厂番子在吕妃贴身宫女的炕洞里,扒拉出个扎满银针的布偶,胸口位置还粘着片褪色的高丽笺——正是权妃入宫时用汉字混着谚文写的家书。 "皇上明鉴!这贱婢昨日还往井台边洒纸钱!"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彦的尖嗓子像钝刀划瓷片。被按在雪地里的宫女翠柳突然咯咯笑起来:"横竖都是死,那杏仁茶里......"话没说完就被铁钳卡住下巴,但足够让朱棣听见"吕"字了。后来《永乐实录》里写这天"帝怒,夷三族",可南京城的老百姓至今还记得,那年菜市口的血结冰后,拿盐水泼了三天才化开。 朝鲜使团住在会同馆那半个月,房梁上吊着的灯笼昼夜不敢灭。正使金大人半夜总被噩梦惊醒,恍惚看见权妃穿着初入宫那套赤古里裙,站在月影里哼《思母曲》。天亮后他抖开秘藏的《承政院日记》,墨笔悬在"贡女恐招祸"五个字上迟迟落不下去。直到某日五更天,驿丞突然拍门说宫里来人了,扔下个渗血的包袱——里面是权妃最爱的伽倻琴,十三根弦齐根断了十二根,唯剩最细的那根颤巍巍挂着片指甲盖大小的金箔。 刑部大牢的虱子这年冬天都肥得流油。有个叫夏荷的宫女在画押时突然抢过毛笔,在供状背面歪歪扭扭写:"腊月初八子时,吕娘娘赏的胭脂......"后来这页纸被《烬宫遗录》的作者夹在书里,三百年后让人发现时,褐色的血渍盖住了最关键的那个字。现在故宫档案馆还收着当年行刑的器具清单,特别用朱砂圈出"铁刷骨三把",旁边小楷批注:"壬寅年正月十七,西角楼启用,至二月二日卷刃。" 开春的时候,朱棣在奉天殿上突然问翰林学士解缙:"《大典》里'冤'字归哪部?"满朝文官的后背霎时湿透。直到某天早朝,有眼尖的大臣发现皇上腰间玉佩换了——原先的龙纹韘形佩,变成了半块残缺的伽倻琴轸。而千里之外的汉阳城里,世宗大王正对着明朝发来的敕书出神,砚台里新磨的墨映出他骤然花白的鬓角。那封盖着皇帝宝印的绢书上只有九个字:"罢献女乐,永为定制。"
公元1423年,朱棣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三子朱高燧趁着四下无人,他偷偷从怀中拿出一
【1评论】【2点赞】
用户17xxx55
这皇帝下地狱至少得被凌迟三千次